从寒冬至盛夏,光影流转,岁月迁移,转眼又是一个学期,回顾2023—2024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满载着收获与喜悦,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本学期我们语文二组积极落实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组内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教研任务。
一、细抓常规,落地扎根。
(一)共研新课标,紧跟新形势。
(二)细抓常规,落地扎根。
1深入解读文本拓展渠道、搜集资料,对教法进行权衡考虑。
2以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进行思维的训练。3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实现学生主体,积极热烈,思维碰撞,素养提升的高效课堂。4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做好记录。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锤炼课堂,精益求精
课堂是教师立身的根本,一名教师首当其冲就是要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将新课标的理念向教学行动转变,所以第二点是:锤炼课堂,精益求精。看这是我们的日常教研课,
我们语二教研组每位教师都特别重视教研课,首先吃透教材,学习网上的名师视频,在专家引领之下,思路被打开了,在集体备课时进行大脑风暴,崭新的鲜活的设计出炉后,在组内打磨,再分头进行课堂实践,最后在下一次研讨时进行复盘,虽然时一群老教师,但热情依然不减,在这样扎扎实实的教研之下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我们组的丁于涵老师还承担了送培活动中的公开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获得一致好评,后来在新优质学校展示中又上了《花钟》,同样收获了赞誉。
三、勇挑重担,大义担当
(一)
因为期初教师大会就提到五年级面临的区测,所以我们语二组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份单元练习都细细批改,认真讲解,学生小组互当小老师,扎扎实实。当市测来临时,我们语文二组又勇挑重担,抽测的是五年级,但齐上阵的是整个语文二组的9位老师,还要感谢三年的语文老师们,像王建伟老师,我们的老师身体都是老弱病残,自己的课业工作那么繁忙,不支助别人每天都累得像狗,但当我们的学校需要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他们每人领了5/6个阅读理解的困难户,为他们开小灶,量身定制学法,苦口婆心,一遍遍讲解方法要领,一讲就是一个下午,要努力将他们领上阅读理解的大道……我们语文二组的同仁们以行动为笔,汗水为墨,写就这一首首生动教育诗篇,写就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博大胸襟和境界。
最后的结果或许未必是最漂亮的,但我们已经尽力拼搏过,语文二组的同仁们为你们点赞!
(二)
在新优质学校的展示中,我们的丁于涵老师承担了展示课《花钟》,还承担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展示活动《种子的旅行》,我们的屈燕军老师承担了《花园课堂里的美学赋能》展示。
我们的老师勇挑重担,大义担当,在奔赴山海中砥砺前行,用汗水和足迹丈量前程,用肩膀扛起重担,用实干标注平凡的日常,又让平常的岁月变得不凡。
四、勤耕不辍,硕果芳华
因为一路的耕耘,所以我们收获满满,蒋小芬《学习任务群结构下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实践研究》发表于2024年1月的《小作家报· 教研博览》;闵小丽《跨学科学习中小学语文与美术的互补性与促进效果研究探究》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创新教育》杂志
王英华老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小说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发表于2023年44期的《小作家报· 教研博览》。《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逆向单元教学设计研究》2024年第10期的《小作家报· 教研博览》。
丁于涵老师获得武进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钱建强老师辅导五1班整班写字比赛获武进区二等奖。
吴列老师还在送培活动中作《跟着种子去旅行——花园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专题讲座。
回头有这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展望未来,我们语文二组同仁将一如既往求真务实,携手共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