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又到了一年一度述职的时间。在过去的这一学年中,因为学校人事工作的调整,我负责的工作虽然少了学籍管理和教材征订这一块工作,但却多了课题研究、教研组工作、校本培训等工作,这其中有我最不愿意接受和触及的工作。但因为学校新优质验收迫在眉睫,中层工作又面临断层期:课程中心三位同志一下少了两位,新拔的年轻干部又还未能完全成长起来。思量再三还是接受了校长室的任命,所幸在校长室的指导和老师们的配合下,总体来说,一学年工作稳定有序、顺利开展,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也在新优质验收中得到了认可。现将一年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以汇报。
一、师德修养
本人有爱岗敬业的思想,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能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的思想,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特别是在学校重大活动中,有主人翁思想,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做到和领导班子成员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能够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工作认真负责,办事公平公正,敢于担当。
二、学校管理工作
课程中心工作责任重大,在人手紧的情况下要完成的事情千头万绪。在工作中,本人能重视合作意识,突出服务意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能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开展工作,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新优质学校创建要求开展教研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学校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特别是接连迎接了全国第3届基础教育新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和区督导评估后还要迎接新优质学校验收,课程中心每位成员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更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我完成了市教学优秀成果申报项目书并通过了市级审批。墨香校园申报,做材料,撰写汇报稿和PPT。在众人的努力之下,我校顺利通过了常州市第三批墨香校园验收。在新优质验收过程中,有很多的材料要做,有不少总结要写,回顾过去的一学期,经常是学校工作一整天,回家继续加班到十一二点。高校和我们课程中心的几位成员,时常在晚上十点多还在讨论工作的问题。学校教研和课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作为语文跨学科学习项目的负责人,为了在新优质现场展示中能充分展现我校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成果,在校长室的指导下,从期初的项目实践计划安排,到项目中期的推进会,至最后的展示总结,课程中心都进行了积极的部署和谋划。本人也领衔设计并实践了四年级语文《种子的旅行》这一跨学科学习项目。我和项目组的老师一起,基于花园学校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围绕“种子的旅行”这一主题,设计了“种子博物馆”“我的种子观察日记”“种子创意秀场”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在学校花园这样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种子”“研究种子”“玩转种子”,培养其留心观察、细致观察,记录自然笔记的习惯,感受并欣赏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学生的展示成果令人惊艳,活动过程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案例。成果案例在省级课题立项活动中作交流,并得到了兄弟学校和与会专家的肯定。本学期,工作虽然没有上学期紧张,但新优质风采展示和常州市质量调研对于课程中心来说也并不轻松。在新优质课堂展示、教研活动观摩学生素养展示中,课程中心都积极参与,做好幕后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展示我校风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开学初学校教学计划就把抓教学质量作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期初的与名校联合的质量经验分享会,还是各教研组的分头进行的质量研讨会,以及各教研组围绕本学期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活动带领学生做的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大家都在做着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努力。
在参与项目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本人能边学边思边总结,撰写的案例论文取得了一些成果:《任务群学习在乡村学校的乡土实践》《花园里的跨学科学习校本化探索》获区2023年度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构建花木实践课程 涵育“乡村新农人”品格》获区2023年度德育论文一等奖。在第十九轮送培上门活动中,本人作了《种子的旅行——花园里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专题讲座,向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介绍我校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并且还勇敢地走出本校,去同济中学进行了校际课题案例分享。
在教学常规工作方面,本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展开教务工作。围绕“双减”工作重点,科学制定课程中心计划,合理分解教学工作任务,指导开展教研工作,协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安排每月行政推门课,加强巡课,跟踪检查、考核教学全过程。制定并圆满完成了学习周读书活动,有条不紊地安排市测迎检活动,尽最大地能力和可能性争取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成绩。
三、教学工作
无论在何种岗位,作为一名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始终应该是咬定青山必须做好的事。本学年本人继续担任四1班语文教学工作,部编教材四年级我今年是第二次教,严格意义上说也是个新手,特别是22版新课标的颁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新的理念来审视手头的教材,为此我重视研究学生,重视课前备课。钻研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我喜欢刷小红书、抖音之类的APP,放松娱乐的同时,我会用它们来学习有关教学的案例和视频,因此,虽然年近五旬,自我感觉教学的热情还在。也经常积极和同级组的老师探讨,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们班的特殊学生也比较多,江昕城、梁俊齐、蒋忠纯、周正淳基础差,识字都很困难,另外还有刘子彤、黄悦、何羽凡、唐浩等因懒成笨的孩子。为了不落下一人,补差工作从开学第一天起就没有拉下过。刘子彤四年级刚转入的学生学习吃力成绩很差,课作拖拉,家作从来不做。家长每天都要七点过后才下班,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状态。如果放任不管,教室里就又将增加一个低分,而且这个孩子才四年级,往后的学习之路难道都这样混下去吗?鉴于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与家长协商后,我选择在学校尽可能多陪伴,直到家长来接。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不少,在区整班作文调研中,获得了区二等奖的成绩。在学校的期末调研中,班级三率和都能达标。
四、反思自身的不足,促进自己再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进步,也有不足。一年过程中,缺点和不足依然显得那样突出:在管理方面,依赖性比较强,有时缺乏管理手段和方法,处理问题不够机敏灵活。自身的业务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教学思想,课改理念不够充实,学习上接受能力因为年龄原因变得迟钝,一些工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承蒙学校信任,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人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发挥余热,为青年人做榜样,一如既往为学校做贡献。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