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 二 学期 语文 课程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 、学期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 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 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 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 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10篇古诗词诵读内容。本册要求学会12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 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12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课文配套课外阅读 3 0 篇 ) 。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 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 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作品梗概、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 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 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好每 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1)运用多媒体,提高识字写字教学实效;
(2)运用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1、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唤起学习文本的欲望。2.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历史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解决教学难题时,我通常会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的电影、纪录片等影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再现文中描述的具体场景。让孩子们通过多影像资料去了解过程,并且通过文 本去感悟理解,从而加深孩子们认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3.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
运用多媒体,引发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点拨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5、营建毕业考试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①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毕业考试形势和动态,强化毕业考 试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有效形式加 强对落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学习方法的引导、行为习惯的纠正与监督,大力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自尊心。
②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学生中开展“一帮—”形式多样互帮互助的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推动,共同进步。
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倾情协助跨过每一道难关,克服任何困难。在毕业考试的全过程中贯穿信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