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2022年版《体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受益终身,多元化教学,培养多元化的能力和技能,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分享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1、讨论和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2、分享教学资源,包括体育教材、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资料等。
3、研究课程内容,包括体育基本技能的训练、体育赛事规则和知识、体育健康知识等。
4、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水平,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5、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合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6、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出改进建议,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备课
1、个人备课:教师独立完成备课工作,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经验,准备教学资料和教案。适合知识掌握较扎实、经验丰富、时间充足的教师。
2、集体备课:多名教师一起进行备课工作,彼此交流、协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教学评价标准。适合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的场合。
3、网络备课: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网络平台、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备课,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适合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的教师。
4、研讨备课:教师参加专门的研讨会、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深入研究、借鉴他人经验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
三、具体措施
1、确定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科的性质以及学生的个性、认知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2、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地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
4、深入研究掌握课程纲要、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协同开发教材、教学设计、课堂反思等。
5、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分享好的教学实践和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6、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调整合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疑问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合改进。备课不仅仅是要讨论教学问题,更是要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构建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
7、在各个阶段中,都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四、活动安排
1、备课年级:顾伟军(一、五年级),郑卫明(三、四年级),周燕(二年级)
2、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课安排:
顾伟军(跳跃与游戏),周燕(立定跳远与游戏),郑卫明(跑与游戏)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