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的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的两位老师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积极开展了本年级组的数学教研活动。
一、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强化学习意识,我们把强化理论学习,拉近理论和实践之间,理论和教研组教师之间的距离作为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做到了“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任务、定人员。充分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精心选择学习内容,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采用学习、交流、反思、提炼的形式,突出学习了与新课程有关的内容,如《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建设理想课堂》等,同时还学习了《教学机智》《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等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教学报刊杂志上的相关文章。从中老师们了解到了重要的教学信息,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
二、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每上一个新单元之前,或者每开一节新课之前,我们组都会利用科组学习时间针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某一课时教学内容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不仅备教材、备教法,还备学生。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要查阅大量地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思想,再整理成篇,可以说是备好了主讲稿才发言的。主讲人谈了所讲内容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提出教学建议等之后,大家补充意见,把自己的一些疑问、教学设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来交流、讨论,思考,大家取长补短,最终达成共识。但是我们始终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就是只统一思想,不统一教案,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可以让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为备课组这个重要阵地在课改实验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专业支撑。同时,它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惰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三、加强常规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开学初,我组教师认真学习了我校制定的常规实施细则,在交流与反思中进一步明确了内容和要求,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加深了理解和认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组是个团结的组。总是把自己在网上搜寻到的教学资源毫无保留的供全组老师使用,也经常自己制作课件供大家参考修改。整个小组团结协作,既吸收了外界的教育信息,又腾出了时间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平均听课议课次数达到15节以上,完成了学校的听评课任务。听课过程中大家都能认真做好笔记,每次课后我们都会在组内一起说课、评课。大家在说课、评课中畅所欲言,为课程提出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对执教者和听课人来说,都是一次提高,无形当中影响着教师们教育教学的能力。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要多思考,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追寻更高的目标。总之,我们全组老师将在数学教研组的带领下,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奋发向上,使我们的备课组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