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师团结一致,在工作方面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经验相互分享,在教研活动中,能积极准备,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本组以落实“减负提质”为原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狠抓常规管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有条不紊的展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备课组任务。
现将本学期三年级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节入手,培养良好习惯
三年级是学生的一个爬坡阶段,数学学科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很容易由于无法适应突然的变化而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因此,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自开学以来,本组教师一直严抓学生学习习惯,对于学生预习、听课、作业等各个方面,从细节入手,要求学生每次新课前先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所有同学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于课堂问题的看法;由于三年级作业种类增多,因此本组老师在九月份一整月对学生各类作业,进行严格要求,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字迹工整、格式正确。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二、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丰富教学经验,本学期常常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针对同一篇课文,大家共同磨课,力求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趣。除此之外,鼓励所有老师利用闲暇时间多学习名师课,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并做好听课记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每个老师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巧妙设计,营造趣味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会学数学,学好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十分重要。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比较短,孩子们又刚刚进入三年级,数学课程的任务量加大了很多,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为了让孩子们摆脱对于解决问题的恐惧,对于每次练习课都立足设计趣味课堂,让孩子爱上数学。例如,认识周长要求孩子观察物体,正确认识周长的概念后,能计算具体长度,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量一量、算一算,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到周长,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个又一个的趣味课堂中,数学课不再是单纯的算算写写,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经过老师的精巧设计,愿意参与课堂互动的同学越来越多,形成了十分融洽的课堂氛围。
四、培优补差,缩小班级差距
对于班级学生,本组老师一直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挑选一些高质量的试题进行拓展练习,并鼓励学生多阅读,开阔视野。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同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五、继续努力,不断开拓进取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及时改正。
首先,需要加大教研力度,不能将备课组活动单纯的看成集体备课,要针对年级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年级老师的不足之处,开展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注重教研的时效性。
其次,老师的基本功需要不断提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课堂的环节设计及评价语等方面,应该多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三年级数学组教师学习的尽头永不停止,我们始终秉承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立足创新,让教学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