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课程中心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课程管理中心将以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法规为指导,确立“强化管理,深化研究,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科学的课程评价办法,深化学校的课程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细化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做好课程中心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做好学校课程的结构优化,稳步推进课程开展的进程;强化课程管理意识,完善前瞻性课程的评价制度,切实做好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工作;强化常规教学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和检查反馈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指导;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开展和管理,强化备课组教研功能,增强质量意识,为全面提高、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养成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勇于突破的工作习惯,为广大教师搭建更为广阔的成长舞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
1、落实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组织好教师读书、备课组周研讨、教学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思考力、学习力。积极探索和发挥好教学一体黑板互动教学的优势,让新设备新技术使用效率最大化。
2、认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关注常态教学、教研动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中心课题“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课堂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4、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外出学习、活动锻炼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5、有计划的进行前瞻性课程实施研究,进一步探索国家课程校本花实施的策略。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1)强化各项常规管理。突出学期初的管理,力求起好步。要通过期初教师例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等,进一步明确新学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突出解决好教学、教研中的重点、难点、盲点和存在问题,力求起好步。突出学期的过程管理,力求走好路。课程中心督查工作要与上级部门相关的督导、评估、检查、检测等有机结合,与教学、教研的“节奏、鼓点”相匹配,进一步突出过程管理,在细节、环节上下功夫,力求管理的有序、平稳、扎实推进。从本学期开始,将尝试进行教研组整体性调研视导。本学期将对两到三个教研组进行全面调研,深入课堂,进行麻雀式解剖,开展专题研讨,调研结果将与优秀教研组考核挂钩。
(2)严格执行嘉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突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测,全程、全员抓好质量提升的落点。加强推门听课、巡课活动,关注常态课的准备情况、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和使用登记情况、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考核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方式,促进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以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不同模式丰富教育教学艺术。特别要规范学科组重点课的开展情况,做到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如小古文专题教学、古诗专题教学、故事专题教学、儿歌专题教学……有充分的磨课过程,有完整的活动资料。做到活动不拖沓,研究有提升。教学常规的落实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
(3)相机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及单科竞赛,及时做好质量分析与教学反馈。特别是在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中,各科老师要通力合作,科学运用时间,合理安排新授和复习,复习做到专题化系统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新形式。
2、重视学习效能,提升专业水平。
(1)全面推进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成立“滋兰读书会”,以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教师的学习内驱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读书场,以《物型课程:打开创想城里的儿童学习》等书籍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推动教师文化素养的积累。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周研讨时间,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2)精心组织教学沙龙活动。针对学校办学理念、热点问题、教育教学等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学期内开展2-3次沙龙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主题,有思考,有提升。
(3)在教研组教学沙龙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泽润讲坛”活动,进行物型课程学习的深度交流。
(4)开展校长公开课、“学带”、“骨干”展示课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师资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通过城乡结对、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名师工作室以及外聘专家等方式,使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专业提升。根据各学科教师发展状况,重点关注一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得到更好的平台锻炼。促进五级梯队建设,提升学校教研的品质。
(5)“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汇报课。主要围绕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学校文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组织好期初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期末组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3、做实课题研究,深挖课程资源。
(1)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管理的力度,确保课题研究的开展。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定期开展协作研究,集中学校内的教科研骨干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确保学校现有的各级课题能够顺利结题。
(2)进一步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一批对科研兴趣高,责任意识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以点带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素质过硬的专业课题研究团队,形成课题研究的规模化效应。
(3)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科研实效。学校将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
(4)围绕学校“泽润教育 自然儿童”的理念,我们将对原有的“花木文化”“泽润悦读”“嘉泽物语”等校本课程进行梳理和总结、统整和优化,着力打造研究型课程——“嘉园四季课程群”。本学期将进一步推进区前瞻性项目《基于花木文化的儿童节律课程的实践研究》,重点加强研究型课程——“嘉园四季课程群”建设,同时结合嘉园四季课程群扎实推进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各年级组在“四季种植”和“四季节日”课程群中结合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选择课程群中合适的“点”开展项目化研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确定课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形式和负责教师,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结合地方、校本特色物型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型,注重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学科内容和不同的方法能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同时,在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书法课程的实施推进工作,全力争创武进区“墨香校园”,以进一步发挥书法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情趣、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4、各方通力协作,提升中心效能。
本学期,我们课程中心各成员将继续以往的优良传统,全力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并以课程中心的整体工作为目标,通力协作配合,努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效的指导服务,成为学校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