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各项工作,求真务实,追求实效,使教科研工作在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质量提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落实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组织好教师读书、备课组周研讨、教学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思考力、学习力。
2.认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关注常态教学、教研动向,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中心课题“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课堂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4.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外出学习、活动锻炼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校本培训:落实物型课程的学习,完成理念的更新
1. 全面推进教师读书活动。
通过成立“滋兰读书会”,以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教师的学习内驱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读书场,以《物型课程:打开创想城里的儿童学习》等书籍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阅读,以卷入式、沉浸式、体验式等方式增加阅读兴趣,让读书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力推动教师文化素养的形成。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周研讨时间,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2.精心组织教学沙龙活动。
针对学校办学理念、热点问题、教育教学等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期内开展2-3次沙龙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主题,有思考,有提升。
3. 在教研组教学沙龙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泽润讲坛”活动,进行物型课程学习的深度交流。
二、加强教研组管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 关注教师的日常备课和教学情况,研讨备课工作的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优化备课制度,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2. 加强推门听课、巡课活动,关注常态课的准备情况、教学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 通过考核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方式,促进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以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不同模式丰富教育教学艺术。特别要规范学科组重点课的开展情况,做到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如小古文专题教学、古诗专题教学、故事专题教学、儿歌专题教学……有充分的磨课过程,有完整的活动资料。做到活动不拖沓,研究有提升。
4.从教材出发,寻找与节气、四季契合的点,儿童生活的点,落实区前瞻性项目,联合学生发展中心、整合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融合语数英音科美等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
5.实施教研组整体性调研视导。每学期对两到三个教研组进行全面调研,深入课堂,进行麻雀式解剖,开展专题研讨,发现典型案例,对优秀经验进行推广总结,对发现问题不保留不退缩,勇于直面改进。
6. 教师要及时做好备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等资料的上传工作。充分利用学科组周研讨活动时间,重点做好读书交流、教材研读和备课研讨工作。
三、加强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
1.培养名优教师
开展校长公开课、“学带”、“骨干”展示课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师资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通过外聘专家、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使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专业提升。根据各学科教师发展状况,重点关注一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得到更好的平台锻炼。促进五级梯队建设,提升学校教研的品质。
2.“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汇报课
主要围绕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学校文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组织好期初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期末组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四、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狠补科研短板,促进科研能力.学校有高级别高质量的领衔课题来引领学校发展和教师研究能力发展。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校本教研、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打造精品,形成特色,成为资源,化为新的教育教学生产力,让更多的教师感受研究的魅力,分享研究的成果。
1. 要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课题工作的重要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许多教师对课题工作的实效性存在怀疑态度。归根结底,他们对真正的课题研究没有切身的体验。相反,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乱象,他们倒洞若观火。所以,大家要搞清楚两个问题:是真课题还是假课题?是一个人的课题还是一群人的课题?我希望我们学校的课题,是真课题,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的课题。
课题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诊断教学问题,改善教学现状,助力专业成长,发挥辐射作用。如果认真参加一轮课题的研究,你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研究方法各方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加大对课题管理的力度,确保课题研究的开展。
第一,认真做好新课题的申报工作。
第二,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过程检查和指导。
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定期开展协作研究,集中学校内的教科研骨干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确保学校现有的各级课题能够顺利结题。
3.进一步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
将选拔一批对科研兴趣高,责任意识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以点带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素质过硬的专业课题研究团队,形成课题研究的规模化效应。
4.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科研实效。
学校将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我们将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学期都上研究课、汇报课,课前课题组人员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人员作重点发言,并向全体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将通过教研检测研究成果,反思课题研究状况,发现并解决科研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