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9-2020第二学期科研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7-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建强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改变,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教育创新,通过互加计划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的有效教学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教研组考核办法,营造科研氛围。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从师德建设、常规管理、教学活动、教育科研等四个方面,本着减负增效的原则制定效能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各教研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各组教师的集体创优意识,形成学科团队合力,也促进校本教研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新的考核管理办法一学期试行下来,各教研组工作均能按照计划执行,开展的活动扎实有效,有研究主题,有特色,而且组内成员团结互助和谐,研究和创新的学习氛围浓厚。

二、加强课题引领,明确科研方向。

没有教师参与的科研不是真科研,没有教师关注的课题不是好课题。教师的内在需求才是学校教科研的生命力。

1、抓好课题常规管理工作。每学期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课题管理都是重要板块。每学期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开展理论学习,引导教师走教研结合的专业成长之路。课题组教师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活动。备案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研究》在20204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2、启动“小课题”研究。

2020年春学期,我校开始推行“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它具有开口小、周期短、易实施、见效快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有效解决老师畏惧做课题,懒于做研究的困境,也避免了选题的纠结痛苦,卸下“做研究”的包袱,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入手,发现真问题,启动真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实践与反思解决问题,把研究过程与常态化的教学融为一体,让微课题研究的成效显而易见,实验态度和研究精神在微课题的研究中日渐形成。微课题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工作,用微课题凝聚思想,即时研究及时反思,根据思考调整教学继续深入,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成果”的常态化研究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现场学习力和反思能力,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创新,从经验到理念获得一种“质”的提升。

三、云教研,开启校本研修线上模式

为应对疫情下传统模式的线下校本培训无法照常进行的困境,我面对挑战积极创新,加入互加计划,开展互加行动,开启“云教研”校本研修线上模式。

1、云课堂:针对学科老师开展教材解读、设计思路、教学建议、备课策略、研讨答疑等线上教研活动。

    2、云阅读: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的通识教育、热点关注、专题报告和话题解读。本学期重点开展了新教育在银河,全体教师撰写嘉小云阅读日志400多篇,对校园文化、课程研发等专题谈学习心得、体会共计15万字。

3、云论坛:327日下午,嘉泽中心小学举办了“云论坛”:《新教育在银河》学习成果交流会。教师们在线上,通过钉钉直播、屏幕共享、抢麦等形式,结合第二期“云阅读”《新教育在银河》的学习,对本校的学校文化、关于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畅谈自己的理解,并对未来的教研提出希望。

互加模式校本线上研修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改变了原有的指导方法,创新教育新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摆脱农村学校资源不足的困境,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本学期科研部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调整和创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校本研修的成效,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继续为之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