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语文 学科教学计划
教材 简要 分析 |
本册课本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练习”“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组成,结构简明,注重基础,容量适度,便教利学。安排课文共27篇,其中古诗2篇4首,古今贤文1篇。新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规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朗读、背诵和复述,为学生学习母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书安排习作8次,习作选题或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儿童情趣,主要围绕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8个单元练习意在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探索恐龙世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解决问题。 |
教学 总目 标和 要求 |
(一)识字与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能主动请教别人,或有借助字典识字的意识; 认识常用汉字382个,读准音,认清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其中要求会写的207个生字,能按照笔顺正确书写。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语句连贯,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继续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跳行,行行入目。 2、能练习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凭借语言文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 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四)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滴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讲述故事力求生动具体。 (五)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能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
学生 基本 情况 分析 |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我对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现有38人,男生22人,女生16人。从去年的检测成绩上看,我班孩子的课堂学业水平居中。大部分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基础知识上,个别学生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这学期还应该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在阅读方面,很多学生的识字量有明显提高,但是阅读能力学生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还应该再加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写作方面方面,有部分孩子在语言组织方面,写作能力上很不错,但一部分学生还是有待加强提高。 |
提高 教学 质量 主要措施 |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从细节处抓孩子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 4、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读流利。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班级读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书籍。 4、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
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起止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安排 |
备注 |
1 |
2.18——2.24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1、课文2 |
7 |
|
2 |
2.25——3.3 |
课文3、习作1、练习1 |
7 |
|
3 |
3.4——3.10 |
课文4、课文5、课文6 |
7 |
|
4 |
3.11——3.17 |
课文7、习作2、练习2 |
7 |
|
5 |
3.18——3.24 |
课文8、课文9、课文10 |
7 |
|
6 |
3.25——3.31 |
课文11、习作3、练习3 |
7 |
|
7 |
4.1——4.7 |
课文12、课文13、课文14 |
6 |
清明 |
8 |
4.8——4.14 |
习作4、练习4、课文15 |
7 |
|
9 |
4.15——4.21 |
复习、期中检测 |
7 |
|
10 |
4.22——4.28 |
课文16、课文17、习作5 |
7 |
|
11 |
4.29——5.5 |
练习5、课文18 |
6 |
5.1 |
12 |
5.6——5.12 |
课文19、课文20、习作6 |
7 |
|
13 |
5.13——5.19 |
练习6、课文21、课文22 |
7 |
|
14 |
5.20——5.26 |
课文23、课文24、习作7 |
7 |
|
15 |
5.27——6.2 |
练习7、课文25、课文26 |
7 |
|
16 |
6.3——6.9 |
课文27、习作8、练习8 |
6 |
端午 |
17 |
6.10——6.16 |
综合性学习、复习 |
7 |
|
18 |
6.17——6.23 |
复习 |
7 |
|
19 |
6.24——6.30 |
复习、期末检测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