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数学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唐亚梅
一、指导思想: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主线,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手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在这学期,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备课与说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益与质量。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
2、按要求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三、集体备课实行点名制,由备课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考勤,分管领导督查。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不得无故缺席或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提前一天向备课组长请假,经校领导同意后方可准假,教师的出勤情况记入本学期的教师业务考核。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及课改前沿信息,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加强良好学科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用赏识、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意利用学科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让好生更想学,中下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充满自信和兴趣,切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对那些“后进生”要分层要求,多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继续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研讨选定的课,科学地制定出“三维目标”,确立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然后着重研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策略或探究如何上更具特色更有实效性。上完课后,对此课进行二次讨论和修改。
(2)、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学生的书写、倾听、发言、勤思善问、认真审题等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积极提高培优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立足课题,开展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开展好课题研究——培养低年级的学习习惯,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本学期选一人上好校级打磨课,开课教师要认真准备,结合本组教师的意见,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体现出个人风格,听课教师要勤记录善反思。评课要实在、多提意见。通过活动,使组内每位成员都能明确自己在教学上的长处和短处,使自己扬长避短,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五、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1、个人备课出思路。主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提前1周研究下周的教学内容,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知识结构,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每节课的教学思路,要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知识点间的过渡、解决重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方法、知识与能力形成过程的步骤、学法指导的运用上多着力。
2、集体备课通思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主备人就教学思路作框架式说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研讨,确定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备课组要有专人负责记录每位教师的发言内容,教研组定期检查备课组的活动记录及教师参与研讨的情况。
主备人在教师研讨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在组长的协助下印发给本组教师。
3、二次备课创思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统一印发的教案勾、圈、点、划,增、删、调、改进行二次备课(修改时要使用红色笔)。
4、观摩导课研思路。对于个别难处理的课题,在课时教案制定出来以后,可以由一名教师提前上课供备课组成员观摩研讨来验证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思路是否可行,为同一类课题或课型的教学思路提供范例。先导课后要组织简单的再讨论,以完善集体备课。
5、备课组要做好教后反思和心得交流工作,为下一单元提供理性的指导。
六、备课组长应做好备课组的资料收集整理、教案打印分发、活动记录等工作,分管领导对备课组活动应起到指导督促作用,并做好集体备课开展情况记录。 集体备课的记录、主讲人发言稿、集体备课教案等资料要及时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