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条线管理>>少先队>>辅导员天地>>文章内容
把少先队活动权还给队员
发布时间:2015-04-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蔡文娟

再疾呼: 把少先队活动权还给队员

             ——有感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少先队活动“四环节”组织法

缘由: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小学不断创新少先队教育理念,自2009年开始,推出了少先队活动“四环节”组织法,即,在活动过程中,队员自己确定活动主题——自己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自己交流展示活动成果——队员与辅导员一起评价活动效果,其核心就是少先队员当家作主。

  不久前,来自河北省11个地市团委副书记和学少部长及172个县(区)总辅导员观摩了该校少先队活动,大家对全员自主的队会过程以及队员们精彩的自主发挥,赞叹不已。我也不由地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新创刊的《少先队研究》上,原团中央书记、少先队学会的创始人胡德华同志提出:“把少先队还给少先队员——要真正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组织里当家作主。”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顺势再次疾呼:把少先队还给少先队员!

疾呼一:不能剥夺队员的自主权利。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剥夺孩子们权利”的事。

  胡德华同志的疾呼是一种“还权于童”的呼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说明国际社会和我们国家已经给予儿童权利的最有力支持。实际上,“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主体化思想还远没有在少先队组织中广泛普及和真正落实,成年人在少先队组织中剥夺“孩子权利”、包办代替的现象随处可见。在1999年和2005年,全国少工委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一组组数据也认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如何才能把活动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孩子呢?在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少先队活动上,大家发现:队会的第一环节是“确立主题”。只见全体队员人人参与,积极发言,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打破了以往由辅导员出题编词,少数人提前准备,多数人旁观陪衬,最后进行“演队会”的传统模式。围绕着观摩客人所给出的队会题目,各小队在热烈讨论的基础上,队员们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并说明理由,然后在中队以投票方式选定并提出补充意见,最终确定了此次中队会主题。全体队员呈现出“我选择,我喜欢”的自主气氛,实现了把“队活动的自主权”还给队员的第一步。

疾呼二:不能包办队员的自我见解。

  提起队员的见解,我不由得想起一连串挂在他们嘴边的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据说这些语句都是来自广告语。网上流传这样的故事:有人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呀?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这句流行语与其说的是李宁15年不断创新和积累的经商经验结晶,还不如说它告诉大家一个真理:事在人为,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还有那句“我的地盘听我的”,出自周杰伦的歌词:在我地盘你就得听我的,把音乐收割用听觉找快乐,开始在雕刻我个人的特色……每句话都彰显了现代人的个性。

  队员们常说的流行语,表达了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和渴望发表个人见解的心理需要。辅导员要在少先队活动中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欲望和需要,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平台。

  在学校里,孩子们刚入学时,他们都希望早日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渴望有一天能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面对国旗,在国歌声中行队礼,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可是,随着年级的提高,红领巾的光荣感在他们心中日渐淡漠,出现了红领巾乱丢、漫不经心敬队礼等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是队员们没有从少先队组织中得到快乐的满足。

  有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不满意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成为真正的队主人。由于辅导员经常包办代替,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和见解无处释放,甚至课表上的“班队活动课”也被教学活动吞食,造成队员厌烦和厌倦心理。队员们只有被动的接受教育,却没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的主人感。

  而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队会现场,队员们确定了活动主题后,他们充分发表各自见解,各小队经过激烈讨论,达成了采用短剧、讲故事、朗诵、现场采访、倡议书等不同形式诠释队会主题的决定,并在小队长带领下开始了认真的准备……每位队员在自己感兴趣的天地中尽情地投入、快乐地体验、充分地表现,在这样的活动中,队员能不快乐吗?队会能不精彩吗?

疾呼三:不能低估队员的自身能力。

  中国几千年历史形成的“父为子纲”,以及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教授的传承文化,决定了学生要向老师学习。但是,随着科学社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向孩子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社会中原本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也使我们依然决然地说出“不能低估孩子”。

  “向孩子学习”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尤其我们少先队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在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中,既有知识、生活方式的过时或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而没有旧观念、旧模式束缚的孩子,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和认同以及接受信息能力的优势,“向孩子学习”也在情理和必然之中。向孩子学习,就不能低估孩子,就要看到孩子身上明显的优势与长处,这是少先队辅导员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实施“把少先队还给少先队员”的关键的思想基础。

  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我用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名誉副会长段镇同志关于少先队自动化的“四个自”来共勉:让我们为“把少先队还给少先队员”而齐心努力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