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教师师能大练兵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师能大练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校在编在岗教师(包括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凡年龄40周岁及以下的教师(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都必须参加规定的全部活动项目,40周岁以上的教师必须参加两个指定的活动项目。兼几门学科教学的教师,由本人自选一门学科参加。
区将组织教学基本功竞赛,校长和40周岁以上的教师如准备参加区级竞赛活动,就必须与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一起参加规定的全部活动项目。
二、活动内容
根据提高教学效益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基于突出重点、讲究实效、方便操作的原则,本次师能大练兵活动主要设定如下几方面内容:
1.专业素养,占20%。主要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教学技能,占60%。主要为课堂教学和试题设计、作业评价等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2005年以来在区级评优课或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已获得一、二等奖的,可免去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以优秀档次的成绩计入总分。
3.教科教研,占20%。主要为听课评课、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与实绩。
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将根据各学科特点,由区教研室分学科设定具体的考核内容和评价办法;教科教研,由教研室制定各学科统一的考核细则。
所定活动项目,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的教师都必须参加,40周岁以上的教师只须参加课堂教学和教学案例分析两项。
三、活动安排
1.专业素养
(1)“数学、科学、音乐”学科(负责:庄国锋;5月14日下午4:00举行)。小学数学:数学基本知识测试,50分钟。小学科学:学科专业知识考查,40分钟;实验操作技能考核,20分钟。小学音乐:音乐听力测试,60分钟。
(2)“语文、英语、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唐小刚、刘红梅;数学:刘亚莲、汤玉清;英语:陈建伟、赵伟琴;艺体科信息:庄国锋、李建伟)
各学科具体内容见“附件”
2.专业技能
(1)课堂教学(45分)
根据教师自主申报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教导处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展示时间。第12周自主申报,第13周开始听课,第15周结束。
(2)其他教学技能(15分)
由学校指定的各学科负责测评的老师统一组织,原则上第16周举行。
3.教科教研
(1)课题研究(5分)。根据教师2007年以来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的材料,学校予以审核评价。
(2)论文撰写(5分)。根据教师提供的2007年以来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经验总结,学校予以审核评价。
(3)教学案例分析(10分)。收看课堂教学实录音像资料,然后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递交一篇教学案例分析。
四、结果应用
1.学校将考核情况作为当年教师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学校还将根据成绩进行评奖。
2.学校必须对教师教学基本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发扬成绩,认识不足,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发展。
3.区教育局将把师能大练兵情况整理归档,作为教师技术职务评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的重要参考。区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的,在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比中可免考相关内容或同等条件优先评比。
五、组织领导
1.我校成立师能大练兵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钱志林,成员陈建伟、赵伟琴、庄国锋、唐小刚、李建伟,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小组组长赵伟琴,副组长陈建伟、庄国锋,成员为唐小刚、李建伟、刘红梅、刘亚莲、汤玉清。
2.学校将积极动员和组织教师按要求开展师能大练兵活动,并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地做好评价工作。
本次师能大练兵活动参加人员多,项目多,任务重,希各位参赛教师充分准备,认真参加,争取优秀的成绩!
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工会委员会
2010年5月9日
附件一: 武进区小学各学科师能大练兵活动具体项目
学科 |
专业素养(20分) |
教学技能(60分) |
教科教研(20分) |
语文 |
1.课文朗读。(10分) 2.习作范文。(1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文本阅读的问题设计。(15分) |
1.课题研究。(5分) 2.论文撰写。(5分) 3.教学案例分析。(10分) |
数学 |
数学基本知识测试。(2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试卷编制。(15分) |
同上。 |
英语 |
话题演讲。(2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单元练习设计。(15分) |
同上。 |
品德 |
品德教育问题答辩。(2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学生课外品德实践活动设计。(15分) |
同上。 |
科学 |
1.学科专业知识考查。(10分) 2.实验操作技能考查。(1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学生课外探究活动设计。(15分) |
同上。 |
音乐 |
1.听力测试。(10分) 2.边弹边唱。(1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指定乐曲设计问题。 (15分) |
同上。 |
美术 |
1.手工制作。(10分) 2.国画人物写生。(1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指定范图设计问题。 (15分) |
同上。 |
体育 |
1.篮球、足球、排球自选一项。(10分) 2.体操、健美操自选一项。(1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15分) |
同上。 |
信息技术 |
电子报刊制作。(20分) |
1.课堂教学。(45分) 2.主题实践活动设计。(15分) |
同上。 |
注: 1.具体内容、办法、评价要点见《武进区小学各学科师能大练兵活动项目实施办法与评价要点》。
2.上述项目,40周岁及以下的教师都必须参加。40周岁以上的教师只须参加课堂教学和教学案例分析两个项目。
附件二:
武进区小学各学科师能大练兵活动项目实施办法与评价要点
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次大练兵活动就三部分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专业素养20分,教学技能60分(课堂教学45分,其他教学技能15分),教科教研20分,满分100分。课堂教学和教科教研统一要求,专业素养和其他教学技能的活动项目分学科确定。
一、课堂教学(45分)
课堂教学为各学科必选项目,由学校妥善安排时间组织开展,可以集中时间分学科或分年段举行,亦可结合平时上课、公开课等分散进行。
课堂教学以优秀(45~41分)、良好(40~36分)、一般(35~31)、较差(30分及以下)四个等第评价打分。
2005年以来在区级评优课或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已获得一、二等奖的(必须是区教研室或电教中心组织的),可免去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一等奖、二等奖分别以45、42分计入总分。省市评优课获奖的视作区级一等奖。
二、教科教研(20分)
设立3个项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0分),课题研究(5分),撰写论文(5分)。
1.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主要锻炼和考察对教学行为、教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学校先组织教师听课,或收看课堂教学实录音像资料,然后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1天或2天)递交一篇教学案例分析。主题由教师自选,可以是对整堂课的分析,也可以就其中某个片断、某个情节或某种方法进行分析。
观点正确,思路清晰3分,问题(或经验)分析深刻4分,改进建议实在且有新意3分。
2.课题研究,主要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情况。由教师提供2007年以来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的证明材料,学校予以审核评价。凡参与课题研究的,给2分;态度积极,过程扎实,给3~4分;取得一定理论成果或实践成效,给5分。
3.论文撰写,主要了解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由教师提供2007年以来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经验总结,学校予以审核评价。无任何论文不得分,递交2篇论文给2分,在区级刊物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奖1篇得3分,2篇得4分,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奖1篇得4分,2篇得5分。
上岗不满3年的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不作要求,10分用于课堂教学评价。
三、小学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课文朗读和习作范文两个项目,各10分。
课文朗读。分1—3年级、4—6年级两个学段进行,各学段由学校准备难度相当的课文3篇,教师从中抽取1篇,准备15分钟后朗读。
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无字音读错,无方言语调得3分;读书流利,无添字漏字,无明显的停顿错误得3分;朗读富有感情,且符合课文情境得4分。
习作范文。分1—3年级、4—6年级两个学段,以现场作文的方式进行。习作主题可从现行教材的学生习作中选择,习作时间40分钟,字数在500左右。
习作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得3分;叙述清楚,结构安排合理得2分;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得2分;语言表达具体生动,富有文采得3分。
2.教学技能:文本阅读的问题设计(15分)。
文本阅读的问题设计。分1—3年级、4—6年级两个学段进行,各学段由学校提供一篇课外阅读短文,统一进行问题设计。可从文本的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语言表达等方面设计5个问题,时间为45分钟。
逐步题评价,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1分,表述科学、巧妙1分,难易程度恰当1分。每题3分,共15分。
四、小学数学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数学基本知识测试,20分。
由教研室提供样卷、参考答案和评价意见,全区统一时间,由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考试。测试内容主要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知应会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理论,以及基于小学数学教材的数学试题解答。测试时间50分钟。
具体测试时间、测试办法另行通知。
2.教学技能:试卷编制(15分)。
由学校确定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在统一时间内编制一份考试时间为1小时(低年级40分钟)、分值为100分的数学试卷,并写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否分学段进行,由各校确定。
试卷整体布局合理,题型(至少4种)、题量及分值适当(5分);试题立意准确,无科学性错误(3分);试卷难度、区分度恰当(4分);联系生活,情境生动,设问巧妙(3分)。
五、小学英语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话题演讲(20分)。
由学校从个人生活、教学工作、文化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选择1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作为演讲主题,准备1小时后脱稿演讲。演讲时间为3分钟。
衣着大方、得体,精神饱满,富有激情(5分)。语音、语调标准,语言自然流畅,有节奏感(8分)。内容紧扣主题,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7分)。
2.教学技能:单元练习设计(15分)。
由学校从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选定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统一进行单元练习的设计,题量不少于20道,题型至少4种。
单元练习整体布局合理题(3分);题目立意准确,无科学性错误(4分);联系生活,情境生动(3分);设问巧妙,难度恰当,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5分)。
六、小学科学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知识考查、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各10分。
学科专业知识考查。考查小学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闭卷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和评分标准由我室提供,考试和阅卷由学校组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确定1~2个实验题,利用学校现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重点考查教师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验题目和评价要点由我室制定,与专业知识考查试卷一起下发。
2.教学技能: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设计(15分)。
设计一个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案。主题自定,时间40分钟,由学校组织在统一时间和地点举行。
活动主题贴近学生认知基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3分);活动过程完整,思路清晰(4分);活动要求明确、合理(4分);活动过程中方法指导得当(4分)。
七、小学品德教育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问题答辩(20分)。
提供3个关于小学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准备15分钟,口头解答和阐述15分种。问题、答案要点及评价标准由我室制定,由学校组织开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教学技能:学生课外品德实践活动设计(15分)。
设计一个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案。主题自定,时间40分钟,由学校组织在统一时间和地点举行。
活动主题贴近学生认知基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3分);活动过程完整,思路清晰(4分);活动要求明确、合理(4分);活动过程中方法指导得当(4分)。
八、小学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听力测试和边弹边唱,各10分。
听力测试。从苏少版小学教材欣赏作品及部分课外音乐作品中选择5~6个音乐作品,设计若干问题,当场书面作答。作品选择、问题设计、评价标准由教研室负责,到时通知各校,由各校在统一时间内组织开展。
边弹边唱。由学校在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选择一首歌曲,组织教师现场弹唱。
整体上完整流畅、弹与唱主次分明,音量比例协调(4分);歌唱声音放松、自然通畅,能运用力度、音色、速度的对比变化表达音乐细致的情感(3分);钢琴伴奏和声、音型恰当合理,能较好的烘托演唱(3分)。
2.教学技能:指定乐曲设计问题(15分)。
由学校选择一首乐曲,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乐曲主题和教学实际,设计3个问题。
每个问题5分,分别从问题基于所选乐曲,立意正确,适切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的聆听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能引领学生感悟乐曲所表达思想情感及采用的表达手法等三个方面作评价。
九、小学美术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手工制作和国画人物写生,各10分。
手工制作。由教师自选一个主题,自己准备材料,可以指向主题编织、泥塑、雕刻等。由学校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1小时左右)内集中进行。
作品主题鲜明(3分),材料选择新颖(2分),造型手法独特、效果生动(5分)。
国画人物写生。选择一名本校员工或学生担任模特,用国画手法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在规定时间(1小时左右)内集中进行。
造型准确、传神(5分),国画技法运用自如,有浓淡、虚实的对比(5分)。
2.教学技能:指定范图设计问题(15分)。
由学校从教材中选取欣赏作品一幅。结合作品对应的年级、单元,按照指定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设计3个问题。
每个问题5分,分别从问题基于所选作品,立意正确,适切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引领学生感悟作品所表达思想情感及采用的表达手法等三个方面作评价。
十、小学体育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篮球、足球、排球自选一项,体操、健美操自选一项,各10分。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半场左右手运球上篮。足球:脚内侧传球、 30米 带球绕杆。排球:发球、隔网垫接球。
体操:跳山羊、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健美操:自选内容,音乐伴奏表现。
动作正确、连贯、熟练(4分),动作优美、舒展(4分),综合评分(2分)。
2.教学技能: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15分)
在篮球场内进行,列队与球场底线垂直,人数8-16人。具体内容包括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三面转法,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齐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行进间三面转法、左、右转弯走,裂队、并队走等。从起始点出发,队列队形调动结束后,要返回起始点。
由教师自行编排,包含以上所有内容,时间不超过4分钟。
口令指挥正确、规范、响亮(5分),队列编排合理、简洁、清晰(5分),指挥位置恰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过程中注意情感交流和方法指点(5分)。
十一、小学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1、专业素养:电子报刊制作(20分)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WORD或PowrePoint等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电子报刊。由教师自选主题,自己收集和选择图片素材,在规定时间(2小时左右)内完成。电子报刊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等;含有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数、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有封面封底,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不少于4页的正文页;在目录栏中应设置超链接。
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5分);版面设计简洁、明快,图文并茂,前后风格协调一致(3分);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媒体应采用普通话,除特殊需要不得采用方言(3分);构思巧妙、创意独特,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4分);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便于阅读(5分)。
2、教学技能:主题实践活动设计(15分)。
由学校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或知识点,确定一个主题,组织教师在规定时间(1小时左右)内设计一则学生实践操作活动。
设计的活动结构合理,思路清晰(4分);突出上机实践,注重动手操作,同时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思想性、人文性(4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4分);教师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3分)。
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