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狼
嘉泽中心小学 王英华
可能是个性使然,一直排斥于阅读文学性很强的作品,终日只为那情节突出的武侠小说所沉醉。今年,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每个学生都必须读两本书,没办法,作为老师的我只能“身先士卒”。没想到竟也对儿童作品感了兴趣。曾经有人向我介绍一本关于狼的小说,我去书店淘了半天,终于淘回了一本《狼图腾》。于是,这个冬日的夜晚,我就与狼为伴。
记得十几年前,一只流浪到海峡对岸的踽踽独行的“人狼”,他的一首《北方的狼》,唱红整个中华大地;一位QQ上的聊友问我,可曾听过JS的《杀破狼》;偶然间我发现,有几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朋友,他们的手机铃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老男人Alan的那首《披着羊皮的狼》。邓一光先生的小说《狼行成双》中,那一对生死不愈的“狼侣”,让现代都市男女的爱情自觉形秽。NBA有个“森林狼”队,德国有个地方叫沃尔夫斯堡即“狼堡”。而“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这句话,更成为当代商界精英们的共同认知……
在不知不觉中,未见狼影,却狼声四起。
人类刚进入新的世纪,2002年春天那场肆虐的沙尘暴,吹得整个华北平原上空昏天暗地,一直吹到朝鲜半岛的上空。就算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国,也隐约感到黄沙的威胁。姜戎先生的小说《狼图腾》,就在这个时候完稿。作者以一个曾经到内蒙草原上插过队的知青的眼光,审视汉族与蒙古族文化之不同,反思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
有人会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世界历史上,有一支由文盲和半文盲组成的、区区几十万的蒙古骑兵,何以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一个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作者认为,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无时无刻不在与狼斗、与外族斗,与自然灾害斗;他们打狼、学狼、敬狼,以狼为宗师,以狼为图腾,从来不曾懈怠。这支由蒙古草原狼训导出来军队,在战争中当然会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在狼的团队中,有随时了解对手底细,掌握敌情动态的“探子狼”,有勇猛顽强,冲锋陷阵的大狼猛狼,有负责堵截断后的压阵尾狼,更有胸怀全局的头狼。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突然袭击的高超战术;狼的团结和服从,狼的勇猛善战和善于把握战机;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与尊严;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狼性中充满凶猛强悍的活力与生命力。
作者认为,狼所代表的是自由强悍、顽强进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无论科技和文化是何等先进、何等文明,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就会在困难与挫折中走向灭亡;勤劳智慧的民族不能失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脊梁。
同时,狼性又充满疯狂贪婪的掠夺和破坏力,象法西斯那样疯狂煽动狼性,将世界变成人间地狱,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狼是草原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狼对草原生态的保护作用无可取代,这一链的断裂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曾几何时,人心变得比狼更疯狂更贪婪,人对草原对自然的无度垦荒围田,过载放牧。没有人食肉动物的威胁,人、鼠、獭、兔、羊对草原生态无情的破坏,荒漠迅速扩大。我们在费尽心思、投入巨额的财力物力保护环境而收效甚微时,可曾想到,立即收敛起贪婪的“狼心”,停止对自然和环境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才是当务之急。人类用现代科技制造出来的先进武器,可以轻易地将地球毁灭N多次。这一点我想不会有人再怀疑了。但我们面对台风、海啸、地震和禽流感这些灾难时,我们却显得力不从心。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英语中的龙,“Dragon”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凶暴的人”。同时,龙也是王权与专制的象征。“中国龙”在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评选中一度呼声极高,却最后落选,也许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吧。
许多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许多的善良初衷,得到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我们可以轻易地消灭掉我们所不喜欢的东西,最后却给我们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当今商业社会的领袖精英,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应该学习“头狼”的智慧、谋略和超常的指挥能力,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
多彩多姿的社会,需要我们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襟。即使你不喜欢学狼、做狼,也不至于会自甘做一只胆小、怯懦、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羔羊吧!《狼图腾》,“图”什么?大家白天都忙于工作,无暇读书。晚上如有空闲,不妨重拾书本,体验久违的挑灯夜读的滋味,定会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