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条线管理>>工会>>幸福驿站>>文章内容
美的邀约——谈《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发布时间:2015-10-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谢昱洁

美的邀约——谈《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嘉泽中心小学   谢昱洁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撰写的《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自2003年出版之后,至今已重印6次,同时,该书的繁体字版(《西方美术史的十五堂课》)于2007年在台湾出版。这本专著原是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推出的通识课系列教材之一,用15个艺术史上的重大主题串联出西方美术的斑斓奇景,以点带面的讲述,使整个西方美术史浓缩于一本书中。

读了《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后了解了很多西方古老艺术,感受颇深。看着《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感受着书中鲜活的生命和多彩的画卷,思绪万千。眼前突然闪现出巴黎卢浮宫参观时的另一幕:一个大着嗓门的导游用汉语对着一群国人说:主要就看三件,胜利女神雕像、断臂维纳斯和蒙娜丽莎。当然谁都知道,它们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不可错过,但至迟从18世纪后期卢浮宫的古物室开始直到现在,持续两三百年的艺术品收藏,早已使卢浮宫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馆,名品汇聚,浩如烟海,只看三件,岂不是太过粗略?当然也听到过略带法语口音的汉语导游领着一队国人,驻足法国巨匠绘画厅大卫油画前,从时尚的新古典主义细细道来…… 猜想这样的一批观者,当是应该会成为手头这本《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挚诚读者的。

的确,与西方人自幼就通过教堂艺术熏习、开放的博物馆课堂乃至多姿的街头艺术等形式熟知自古而今的西方美术相比,中国人只能更多地借助校园课堂与读本了解相对陌生的异域文化。就此而论,我们感谢著者与出版社,给读者呈上了这样一部纵贯古今、赅括有度的好书。

我们知道,在体质人类学上,学者们确立现代人的标尺之一是伴之以大量的洞穴壁画和塑刻艺术这类反映人类智力突进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美术史的诞生是与现代人的出现同步的,其历史之悠长也就毋庸多论。若以每周一讲的速率计,《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刚好是大学大致一个学期的课程,以四个月的时间上下求索数万年,不能不说其纵跨之大。再就其幅员广阔论,尽管西方美术史是以中国西部的欧洲为主线的,但以欧洲地域的广阔、地理的复杂以及历史与文化进程的差异论,其所呈现的美术发展态势也是迥异的、异彩纷呈的。也许著者始初面临的两难是,如何以有限的篇幅,浓缩广阔无垠的艺术世界以及与之相伴的人类心灵智慧。令人欣喜的是,眼前这部《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很好地谐调了西方美术史中的。它先以绪论的形式,向读者阐述了艺术的旨意与属性以及其形体、色彩、线条诸要素,使读者在未进入美术欣赏之前,就有一个相应的知识准备,并开始艺术何为的思索历程,然后顺着西方美术史发展的流线,从蓝色的爱琴文明开始,直至20世纪的现代美术。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初衷虽然是为适应通识要求的大学生和一般读者,作者丁宁却在撰写中体现了由浅入深、举重若轻的文字特色。他用优美流畅的语调娓娓道来,清晰的脉络生动地勾勒出西方美术几千年的浩瀚历史。准确又不失灵动,简洁又涵盖广泛,是这本专著的重要特色。列奥纳多··芬奇的纯正、米开朗琪罗的激越、拉斐尔的优雅,如此简单而又精准的几个词语,就将文艺复兴大师的个性勾勒于纸上;而华托之优雅和伤感,布歇之风韵和影响,弗拉戈纳尔之情调和活力,又对罗可可风格的3位巨擎的细微差异一语中的。对于刚刚接触艺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风格可以使他们在文字想象与作品对应上建立起直观的联系,通过精准的概括性词语去把握复杂的艺术变异,缩小普通读者与西方美术之间的距离;而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这又不是一本仅供教学的枯燥读物,它的专业品位与文字可读性是已经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人们借以递进艺术层次的阶梯,无形之中也会增加读者更深理解西方艺术的热切心情。《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精妙之处更在于作者在抒情与描绘、叙述与评断间,延展了我们对于西方美术的整体理解,每一件作品、每一种艺术流派,都给予它们文字的灵魂,使人不论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阅读它,都能体会到一种由内而发的心灵感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与培养艺术高端人才相对应,怎样普及和推广艺术在其他学科学生中的影响是一门更加高深的学问。《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这样一本通识性书籍刚好弥补了国内大学艺术教材中通常所凸现的浅显却不够专业、清晰却失之生动等问题。不仅如此,本书也在提醒读者,如今的艺术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基因,美术体悟的只是一个视角,以此为契机可以展开文化的旅途。在这本专著的绪论中,作者开明宗义地指出:艺术是整个文化中的亮点。因此,这本教材兼顾了艺术常识之外的艺术收藏、艺术品修复、艺术流传和文化关照等多方面的研究热点,同时在行文中涵盖进包容在艺术周围的时代背景、社会氛围,甚至是与之相关的文艺作品,这对丰富读者多面的艺术知识,扩大文化视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一本通识性质的书籍里,作者一丝不苟地给不同档次的读者建构起对于西方美术史的认识,而文后不厌其详附录的注释、图版目录和参考书籍等更是兼顾向学之士的另一处细微精现。因为《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更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是对于美的邀约以及感受艺术的浪漫情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