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4日,记者暗访了多家超市、商店及餐馆场所等酒类经营场所,发现一些店家没按规定行事,照样将酒卖给青少年。
大商场挂出“禁酒牌”
在市内一些大商场的酒品柜前,醒目地标着“该柜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字样,“禁酒牌”也已悬挂出来,牌子的边上还贴了几张通俗易懂的图片,让人一目了然。
一家大商场酒品柜组的柜长告诉记者,商场主管领导已经就此进行专门安排,今后,酒类销售也与烟草专卖一样,得在专柜内进行,不能像过去一样随意卖了。设立酒类专柜,便于“禁酒令”的实施,只要有一面“禁酒牌”,就能时时提醒店家及消费者,洋酒、国酒及啤酒等各类酒水都必须远离未成年人。规定实行的三天来,该柜已先后劝说了多名未成年人不要买酒。
随后,记者走访了另外三家大型商场,发现商场都采取措施贯彻“禁酒令”,各酒柜已基本做到不将酒类卖给未成年人。
超市卖场“按兵不动”
与大商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超市和卖场却难觅“禁酒牌”的踪迹。
在劳动路的一家超市里,记者看到,各种名酒应有尽有。就在记者暗访时,两名满脸稚气的少年,在该超市里买了两瓶白酒离去。当记者询问超市收银员,是否知道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禁酒令”时,对方连称“不清楚”。据超市有关人员介绍,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根本不知道国家新出台的这项规定,因此,原先怎么卖,现在还怎么卖。记者先后暗访了五家超市,发现情况均类似,大多数超市均称,不知有类似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超市和卖场正是未成年人买酒最常“光顾”的场所,如果把不住超市和卖场这道关,那么,“禁酒令”就等于形同虚设。
未成年人如何认定?
“禁酒令”已经开始实施,是否意味着今后未成年人就真的与酒“绝缘”了呢?
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持乐观态度。一些营业员反映,现在,许多青年和未成年人之间仅凭外表难以判断,由于商家没有任何有效手段来验明购酒者的年龄。遇到模糊情况,营业员不好劝阻。另外,在执行方面,即便有商家违规售酒,也存在管理部门难以取证的问题。根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若店家违反该办法,将受到警告,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处2000元以下罚款。但是一些酒类行业内人士提出疑问:到底怎样才算是“情节严重”呢?如果不把处罚标准落到实处,这“禁酒令”的执行力度就会大打折扣。
据了解,商务部近日还将发布管理办法的解读文本,而各地也将根据自身情况推出执行细则。业内人士希望解读文本和执行细则能就“禁酒”方面作出更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