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热点推荐>>文章内容
为这些孩子圆梦 适龄残疾儿童教育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06-01-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广元市朝天区羊模镇之行,给记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12月9日,从广元返蓉后,记者走访了省教育厅、省残联等相关部门,寻找问题的根源。

  想上特教学校

  分析在羊模镇采访的几个残疾儿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自卑心理重。

  胡霜想读书,但由于手脚不听使唤,感觉自己无法进入学堂。熊林的妈妈说,熊林主要的还是因为受不了同学的眼光而宁愿回家。随班跟读的熊超常受欺负,不合群,不喜欢与同学交流。

  在银林村当过村小校长的民师安长福说,残疾儿童自卑心理很重,与正常儿童一起上学,总觉低人一等,如果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就不会有这种心理状态了。

  另外,家庭贫困也是阻碍他们求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残疾子女求医问药,农村家庭往往要背上沉重的债务,生活都成问题,更别提读书了。

  问题一大堆

  省教育厅基教处一位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的干部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的特教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底子太薄,许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

  首先是政策没跟上。多年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解决残疾学生生活困难等“瓶颈”问题都未曾摆上桌面研究,而黑龙江省从1990年起就实行残疾儿童免交杂费、教材费政策,福建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对新入学盲童一次性补助500元,1998年提高到1000元,重庆市在1998年就提高了特教教师津贴。

  其次是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市、州和县(市、区)均未设立特教专项经费,这与特殊教育的发展,与特殊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极不适应。

  另外,办学条件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主要表现在校舍破旧,设备奇缺,场地狭小,教师工作量大,待遇偏低,队伍不稳。而且,全省3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中尚有36个未建特教学校,我省每万人在校残疾学生仅1.9人,不仅低于东部省市,而且低于西部的青海、重庆、广西等。

  “诸多因素中,师资力量十分重要。”基教处的同志说,以前我省依托原乐山师范学校特师部,每年培养近40名特教专业中师生,该校撤并后,特教教师只能从普通学校甚至其它行业而来,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使我省‘十五’期间不仅发展初中以上阶段特教的规划难以实施,甚至初等教育的维持也极其艰难。”

  已看到曙光

  面对如此多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位基教处的同志说:“‘十一五’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特殊教育将日益壮大,适龄残疾儿童也将一批批走进特殊教育学校。”

  “各级政府能否做到政策、资金、责任‘三到位’,是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保证。”他说,一些县(市、区)对入学残疾儿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当地特殊教育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大大提高;要增加我省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敦促各市、州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他告诉记者,我省应尽快建立固定的、从初级到高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创建四川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势在必行,争取建立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项目和投入。近年来,我省在帮助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先后实施了“扶残助学”、“中西部盲童入学”、“春雨行动”和“爱心捐资助残助学”等项目,已救助1.5万名失学残疾儿童少年重返课堂。今年正在实施的“国家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将救助1800名贫困残疾儿童。

  他很有信心地说,“这样,我们就能为这些贫困家庭的残疾孩子们圆一个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