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评价需要逐步完善
昨日,家住江汉路的陈婆婆告诉记者,正在念初二的孙女,上周三拿回一张学校关于评选“新三好”的学生表现反馈表,上面要求班主任、家长及社区同时写评语。对社区评语这一项,陈婆婆感到非常纳闷:“社区连常住的大人都不能够完全了解,怎么知道一个十三四岁小孩的表现,并且为孩子写评语呢?”
对此,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从“新三好”评价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学校评价(自评、班级评和老师评等)最完善,其次是家庭评价,最难的是社区评价。今后,教育部门将加强与民政部门、社区的合作,让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新三好”的具体评选标准,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区活动,使社区的评语尽量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
尽量避免功利化倾向
一个学生如果评上了“新三好学生”,就可能在升学、择校、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新三好学生”的级别越高,这种好处也会越大。市级、区级“三好学生”在中考时可以享受不同的加分待遇。那么,如何避免“新三好”评价出现功利化倾向?
对此,武汉市教科院负责人透露,“新三好”考评中,将坚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对考评奖励15分以上者在全校予以公示。尽管如此,“新三好”评价中还是很难完全避免功利化倾向。但从大方向上看,“新三好”的评价办法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