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善于处理自己的零用钱。零用钱到手后,往往是呼朋引伴直奔小卖部,钱在手上还没捂热就不见了。而之后的必要开销,只能再涎着脸 找爸妈讨要。
在武昌解放路附近,几名刚放学的小学生告诉记者:“好多学校周围的小卖部是可以赊账的,每个月末清账单。”总有学生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有时候不得不冒着挨打的风险,领着家长来填平“赤字”。
“现在的孩子完全不知道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乱花钱,尽管零用钱月月调高,可孩子还是每月哭穷、要钱,让人不能理解。
对此,湖北省名师、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桂贤娣称,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都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她建议家长从以下3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1.每周发给孩子零用钱后,帮孩子制订计划。消费时,让孩子自己掏钱支付,让他们学做预算。切记不要在孩子的请求下,为他支付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或者替他填“赤字”,否则孩子永远学不会合理开支。
2.发给孩子一个记账本,要求孩子每日记录零花钱的用途、时间。家长每周审核,对孩子开支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指点。
3.鼓励有能力的孩子在假期去兼职打工,或在家中做“有偿家务”,让他们自己处理“打工”收入。这样,孩子能体会到挣钱的不易,花起钱来自然不会大手大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