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侵犯、警惕校园暴力、科学减肥、网络安全等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关乎生命安全的知识,日前已写进广东省中小学《安全防范教育》读本,计划明年将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新快报》12月15日)
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时间不足、预防演习少。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自救训练,这些都是让人不安的信息。长期以来,我们都喊着给孩子猎物不如给孩子猎枪,可是一旦具体到某种知识上,大人们要么是越俎代庖,要么是空喊不练,或者,大人们自己也不会,如何教会孩子?有关部门曾专项调查过部分7~10岁的学龄儿童,当问及“如果你遇到洪水、火灾或者是地震,大人又不在身边怎么办”时,孩子们普遍的回答是“拼命跑”、“喊救命”,这就是我国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基本状况。
拼命跑当然是可以的,怎么跑却是问题。就以前段时间江西地震来说吧,因地震直接死伤的人数倒不多,而因恐惧跳楼或者紧急疏散处理不当的伤亡人数倒不少。日本是地震的重灾区,其新潟县强烈地震造成31人死亡,伤2100多人。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新潟地震与造成6433人死亡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烈度相同。这次地震之所以伤亡较少,得益于1995年后日本在公众安全文化方面的成功教育。日本法律规定每年都有一个“防灾日”,用来演练灾难来临时的自救与救助。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一样宝贵,然而如何珍惜,却大有学问。
再比如说性侵害、性安全,学生们知道的并不多,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又得应对这些我们叫做“敏感”的问题。因为敏感而不去触碰,是自欺欺人。广东读本已经把性侵害过程中的防范、性侵害事件后的心理调适作为专门章节,不仅教给学生安全防范的技能,也把安全防范及善后处置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以预防性侵犯为例,《安全防范教育》读本清楚地告诉受害人:歹徒常把受害人压在体下,这时可趁机大力抓扭其生殖器。
教育部拟于明年在全国中小学开设“生命安全课”,用课的形式正式开展安全防范教育,这就实在了。把安全的钥匙交到孩子们的手上,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他们遇到的安全问题,比我们大叫“全社会都来关心”要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