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与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之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深刻的联系,然而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正是利用小学课本,把廉政的大道理教给学生,并通过学生渗透进家庭乃至社会。
该校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廉洁教育内容,其中语文学科41篇课文,品德与生活课11篇,品德与社会课25篇,音乐课11篇,甚至数学课里,教师们也挖掘出25篇廉洁教案。原来,经过改革之后,教会孩子如何理财消费,成为数学课的一大任务,教师们则将“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正确观念,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孩子。
“亲爱的爸爸,希望您像《爱莲说》里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永远让人尊敬……”这是玉华小学五年级学生东东(化名)在自己的《长大》报告册里,给父亲的留言。为了增进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玉华小学印制了《长大》报告册,老师可以随时将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报告册与父母进行交流,报告册中也特意加入了廉政建设的,把廉政文化通过教师、学生辐射到家庭和社会。
玉华小学校长傅佩华说:“当初刚刚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时,如何让孩子理解‘廉政’是学校最头疼的问题,但孩子们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身处课堂,所以只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与平日课堂教育自然地衔接起来,必然会收到好效果。”
由于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突出,玉华小学已经成为大连市廉政教育试点学校,并且得到了大连市纪委领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