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伊始,哈市动力区文化学校的四、五、六、七年级的学生们就惊奇地发现,他们今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增加了一门新奇的内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他们的课堂上多了许多新朋友——会动的机器人。
学生们对机器人课很有兴趣,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筹备为家里设计声控门厅灯、报警器,让机器人走进自己的家庭生活。七年二班赵文镭同学的爷爷奶奶给他出了一道难题:爷爷奶奶每天都要喝奶,但是不知道送奶员何时会把奶送进奶箱,因此常常不能及时喝到鲜奶,想让学习机器人的孙子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赵文镭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经过认真研究,动手实践,制作出一台送奶提示器,当打开奶箱的时候,机器人自动提醒,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提示。学生为解决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难题而兴奋不已。
据悉,动力区文化学校是哈尔滨市在全国首次推出的机器人教学试点学校之一。多年来在机器人教学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曾代表国家出征参赛。
据该校刘丹校长介绍:“‘上机器人课’的授课方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所不同,课堂上学生不再按课桌模式坐,而是三五个人分成一组围坐在一起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随时讨论,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我校开设的‘机器人课’,开创了科技平台,让学生走进科学,业余时间学生可以与机器人朋友一同进行科学创造发明,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