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电脑现在成为大多数孩子学习之余的休闲娱乐方式,而他们所谓的玩电脑主要是:网络游戏、聊天、上网听音乐、看电影等。部分传统游戏因太“土”面临淘汰。
上周,记者在华师一附中初中部、武珞路中学、市东亭学校、新村小学等校进行了主题为《孩子,你在玩些啥》的入班调查。参与调查的孩子从8岁到15岁,反馈的数据显示八成学生钟情玩电脑。某校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上,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5%。
“现在流行玩网络游戏。”市东亭学校七年级李强同学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喜欢玩电脑是因为互联网是当前最廉价的周游世界、扩大视野的大平台。
部分传统游戏在孩子们看来则太“土”。“我们小时候谁没玩过丢手绢,还有滚铁环、抓沙包、跳房子、打弹珠、抽陀螺……”韦晓梅现在已是一名9岁女孩的母亲,回忆起童年的游戏仍笑得很灿烂。她说,女儿课余常去游泳或溜冰,除了跳绳,女儿似乎对其他传统游戏兴趣不大。
采访中,许多中小学生都表示自己会唱《丢手绢》、《马兰花》等童谣,上幼儿园时还由老师带着玩过,但现在可供娱乐的东西很多,还玩这些“古董级”的游戏会招致其他同学笑话,而且玩起来觉得很幼稚,没有趣味。
传统游戏中,只有跳绳、踢毽子仍生命力旺盛,孩子们认为,这些游戏能常变常新,玩出很多花样。11月29日恰逢市东亭学校小学部家长开放日。体育课上,孩子与家长开心地玩起了跳长绳、踢毽子。校内小商店老板介绍,跳绳、毽子等游戏道具在学生中还是有相当市场。
课间10分钟,难见嬉笑逗乐景
不同的学校,课间休息却一样冷清,记忆中学生们嬉笑逗乐的校园场景已难得一见。
此次调查中,孩子们在回答“课间10分钟你一般做些什么”时,答案首推上厕所、抄作业、做课前准备。
初二学生郑斯逸表示,学校里强手如云,她感觉学习压力很大,课间懒得动。
除学习压力外,孩子们坦言,校纪家规也是他们进行对抗性或冒险性游戏的束缚。记者发现,为避免学生在无人辅助的情况下玩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械发生意外,硚口一所小学每天指派学生在一旁值守,劝阻少数好动的孩子上下攀爬。据了解,很多学校都设有学生值日生、文明小卫士等维护校园秩序,阻止同学间相互疯逗也是其职责范围。
一些时尚运动更是难进校门,有同学称曾带滑板到学校玩,结果被老师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没收,后来还是家长帮忙领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