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会玩了,有的甚至不愿意出去玩,对‘玩’的理解就是上网聊天、打电游……”如今,许多家长反映:作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孩子,玩的能力明显退化了。记者日前从硚口区韩家墩小学获悉,从今年起,该校专门开课,由老师教孩子玩“跳橡皮筋”、“踢毽子”、“一步一点”等游戏,或由学生互相推荐好玩的游戏,让孩子既会学习,也会玩耍。
每个学生都要会跳橡皮筋
本学期伊始,韩家墩小学作出一项特别的规定,学校每周需安排2次“跳踢”活动时间,每次10-15分钟,专门让学生学跳橡皮筋、跳绳等。不仅如此,学期结束后,还会进行相应的考核。该校德育主任俞华老师告诉记者,“作出这个规定,主要是希望在校的每名学生都会跳橡皮筋或跳绳。”
除了传统游戏外,学校还对一些游戏进行了修改(如拍毽子等),让孩子觉得更好玩,玩得更安全。
据介绍,所谓拍毽子就是把普通的鸡毛毽用拍毽板来拍,主要有摆、勾、绕、跳四个动作,从中变换出各种拍法。不过,同跳橡皮筋比起来,难度略大一些。
该校一名女生告诉记者,跳橡皮筋这样的游戏,怎么也玩不厌。
学生爱玩简单游戏
“这些游戏让现在的学生感到了新鲜”。韩家墩小学校长樊爱玲介绍,之所以让传统游戏进入课堂,主要是由于现在很多孩子不会玩,不会游戏。很多学生一放学回家,就一个人做作业,很少参加体育活动,也缺乏同伴间游戏的意识,而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打排球、打网球、打篮球……樊校长指出,现在,孩子可玩的东西看似多样,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条件去玩,也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场地。实际上,受场地、器材和时间的限制,许多孩子对下课就能直接玩的游戏更感兴趣。
“拍毽子要有柔韧性和灵活性,对身体的好处显而易见。”樊校长还认为,与打篮球、踢足球相比,这些游戏不具有什么危险性,比较适合小学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