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性别:男,口头禅:I服了U!”。
“我叫××,性别:女,口头禅:我晕”。
这是11月16日记者在某学校学生的小档案上看到的,他们都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但是在填写自己的小档案时,都自己设置了“口头禅”一栏,而这些口头禅又都网络化、港台化。
小学生个性口头禅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口头禅有3种“流行趋势”
11月16日早,在一所小学的校门口附近,几个五年级的小学生。
“今天早晨我妈超搞笑,做的早餐超难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长春市的一些小学校园内,在小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中,学生们比较流行的“口头禅”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情绪型,它们的代表词有“郁闷”、“恶心”、“我晕”、“有病”等。考试不开心、课业重、自尊心受挫时,很多小学生都会张口即来——“郁闷”。“郁闷”本意是表达人心理状态的词语,而如今成了小学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晕”本意是“头脑发昏”,而小学生用它往往是形容惊讶、无奈与不知所措的心态,词意表达更宽泛、更情绪化。
第二类是简化型。代表词有RMB(人民币)、U(你)。中文、数字、汉语拼音夹杂用法似乎已成为年轻学生们幽默流行语的一种趋势,如“I服了U!(我佩服死了你)”等。简化型的语言还表现在小学生网络沟通中,88(再见)、8137(不要生气)等。
第三类:粗话型。如“我靠”等。这些词在几年前会让人觉得不堪入耳,可现在它们的确成了不少小学生常说的口语。
记者在问一小学生使用这些词的自我感觉时,他却反问记者:“难道你觉得这是粗话吗?”他说,这些词现在尤其是男生间使用较平常,脱口而出,没有什么特别意思,甚至一些女生也经常使用。
有口头禅表示有个性
小学生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么多口头禅?一直担任小学五六年级班主任的王老师说,这些小学生的口头禅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港台电视剧、电影等,小学生很容易盲目崇拜某些演员和明星,所以连他们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常说的话也模仿,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口头禅;而一些简化型语言则是从网络上学来的,网络传播的速度很快,很多小学生还把自己的口头禅很新鲜当成一种骄傲。
在朝阳区一所小学上五年级的文文的口头禅是“我晕”,就在记者采访她问她对同学们之间的口头禅有什么感觉时,“我晕,没什么啊,同学们几乎都有自己的说话风格,有时候谁的口头禅时尚,大家都觉得这个学生有个性呢!”她说,同学们的口头禅也是跟随潮流变化的,如果哪个同学总是用一句口头禅,大家会笑话他很“老土”的。
家长老师要把好语言关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王丽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思想品德老师,据她介绍,现在小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很快。孩子在电视剧、电影和网络上学到这些新词语时,家长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孩子积极引导,尤其是一些粗话,要及时阻止。
家长要告诉孩子,在使用新词时还应分清对象和场合,在同辈同等文化层次人群间可尝试使用,否则就可能造成交际失败或有炫耀之嫌。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韩建立表示,“港台腔”现象更多应视为是青少年追赶时代潮流、表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表现。
目前网上流行的许多用语存在故意使用错别字、乱用外来词、扭曲词语本意以及低俗等问题,如果任之泛滥下去,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中小学生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时候,家长以及老师应该为他们把好语言关。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