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家长会,班主任都要表扬一些学生,他们的家长如沐春风。但在讲到我的儿子时,总是一大堆缺点,让我觉得抬不起头来。”昨日,一位自称姓王的女士向楚天都市报反映:儿子的学校又要开家长会,自己不敢参加了。
王女士介绍,儿子读三年级,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做作业比较粗心,每次家长会都被老师当作“反面教材”。面对其他家长投来的目光,自己像犯了错的小学生,如坐针毡。
“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从正面了解学校,从侧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江汉区华中里小学校长张晓明说,家长应以理性、平静的心态参加家长会,老师也应学会艺术地表达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张晓明认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应多从非智力因素发现其“闪光点”,帮助家长激励孩子纠正错误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也应主动和老师沟通,寻求理解。
据介绍,为了避免家长会上出现尴尬,不少学校已开始尝试家长会新模式。硚口区东方红小学校长王干武介绍,该校召开的家长会,班主任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集中展示学生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家长会可以多元化的形式出现。”王干武建议,家长会可以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请家长与老师对话,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请专家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