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热点推荐>>文章内容
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24位老师扶起106名智障孩子
发布时间:2005-11-1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在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106名智障孩子正在24位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昨日,记者走进这所特殊的学校,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为防止摔倒,下楼时孩子们会一个个手牵着手;看到同学得到老师表扬,其他孩子会鼓掌表示祝贺……

    他们也许是不幸的,可在这些孩子身上,记者看到了真诚、积极向上和对生活的乐观。而这些,离不开学校里24位老师的默默付出。

    学校介绍

    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是一所进行专门的智障教育的学校。该校现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全部的9个年级教学,每年级一个班,每班10~12名学生。

    孩子进校将接受智力测试,根据智力程度分年级。孩子们用的教材与普通学校不同,都是专门针对智障孩子编写的特教课本。在学校,他们将从一年级逐步升到九年级,完成9年义务教育。

    该校现收有智障学生共106人,教师24人。该校教师全部毕业于师范专业。

孩子:给一点表扬,我会更努力

    不认生,爱交流

    中午,老师带领学生们去食堂吃饭。见到记者手中的照相机,他们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读四年级的恒恒看着记者,兴奋地打出“四”的手势。由于患中度智障,他语言功能有障碍,只能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进行交流。

    见记者不明白,他马上举起胸牌,同时指着自己。胸牌上记录了他的年龄、学校、班级等信息———原来他想向记者介绍自己读四年级。

    记者按胸牌叫出他的名字时,恒恒笑了。受恒恒影响,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争相举着胸牌或直接用语言介绍自己。

    一些学生介绍完后,还不忘问,“叔叔,你和我们一起吃饭吗?”“哥哥,你是干什么的?”

    爱表现,喜欢被人肯定

    下午,记者旁听了两节一年级的语文课。对陌生人的来访,该班12名小朋友毫不拘束,甚至很乐意表现自己。

    第一节课,老师黄也教孩子们识字、读拼音。她先指着黑板上“一、二、三、四”4个汉字,询问孩子们怎么读,12只小手举得老高,孩子们抢着说“我会,我来!”

    每个答对并得到表扬的孩子,都咧起嘴憨憨一笑。每名学生回答问题后,其他同学都会一起竖起大拇指,并大声说“你真棒!”,说完后大家笑成一团。

    被表扬的同学在表扬其他人时,声音更洪亮,动作也更有力度。几次后排学生答对问题时,前排同学都会回身面对面祝贺。

    接下来,黄老师教新汉字,孩子们大声跟着老师练读音,并跟着老师用手指练比划。

    第二节课,黄老师将练字本发给学生,带着他们“实战演习”。几乎每写一个字,孩子们都会七手八脚地举起“战果”向老师和记者展示。

    黄老师笑着说:“这些孩子,哪怕一点表扬,对他们都是莫大的鼓励。”

    下楼都是手牵手

    课间,记者碰见一名脑瘫的孩子。他双脚无力,无法自主行走,只能依靠和他差不多高的助步器,用双手倚着,缓慢地前进。

    进门时,由于助步器体积和门差不多宽,他显得十分吃力,记者忙上前问他是否需要帮忙。

    “没事,我能行。”孩子笑着回答。

    该班班主任介绍,这些学生喜欢帮助别人,但只要能自己做的事,绝不愿意麻烦别人。

    放学时,记者看到,楼上的学生下楼时几乎都是手牵手。

    黄老师介绍,一些学生患脑瘫或智障程度较深,腿脚不灵便,容易摔跤。老师照顾不过来时,其他学生会主动帮忙牵着他们下楼、走路。“他们之间很乐意互相帮助。”最爱唱《两只蝴蝶》

    上午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征求孩子们想唱什么歌,孩子们都喊道:“《两只蝴蝶》!”

    随着钢琴声徐徐响起,孩子们跟着和起来,不会唱的则跟着一起哼。歌唱到一半,3名“陶醉”的孩子甚至跷起了“二郎腿”。歌唱完后,老师纠正了他们的坐姿,但当第二曲唱起时,这3名孩子又忍不住跷起了“二郎腿”,乐在其中。

    “孩子们非常喜欢音乐。”校长王霞说,但凡琅琅上口的流行歌曲,他们都喜欢,《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是他们的最爱。下课时,一年级的超超甚至坐在记者身上,拉着记者的手唱起了《小羊羔》,一边唱一边摇。

老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40分钟只教4个汉字

    “智障儿童特点就是接受能力差。”黄老师表示,让他们学会知识得很大耐心。40分钟的语文课里,她仅教了学生“五、六、七、八”4个字。

    教读音时,黄老师先给学生读一遍,并指导学生读3遍。学生读时,她仔细观察他们的口形和发音,看到有学生读得不理想,她会说:“我们请××同学教大家读一遍。”同时再给该生示范一次,并带着学生读,直到其能独立完整地读清为止。

    教笔画时,黄老师让学生伸出右手食指,说一遍笔画名称,让学生跟着做。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她同样耐心地反复教。奇奇患脑瘫,手部不灵活,反应也较慢。读笔画“竖弯钩”总说不清,手也比划不准确,黄老师手把手教了7次。奇奇能独立说出并写出笔画后,黄老师在奇奇脸颊上亲了一下,以示鼓励。

    整节课,黄老师脸上都挂着笑容,“孩子很渴望学习,因此我们要尽量满足他们。”

    课间成了保姆

    在普通学校,下课10分钟不仅是学生的休息时间,也是老师的休息时间。“在培智,下课是老师最紧张的时候。”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纷纷跑到黄老师面前,要喝水、上厕所,黄老师有求必应。短短10分钟,她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穿梭了十几次:给孩子们分发喝水的杯子,带着孩子上厕所,其他老师也是如此。

    “主要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黄老师说,有些孩子行动不便,走路容易摔倒;有的孩子不会自理,记忆力差,校园里也会迷路,需要老师时时带着。

    业务上是“细心专家”

    对不同的学生,老师的教育手段也不同。智障学生牛牛患“唐氏综合症”,黄老师总告诉他要向班上表现好的学生学习;对自闭症学生凯凯,老师总鼓励他回答问题;对患脑瘫的胜胜,老师则手把手教写字。

    “智障儿童是统称,不同类型情况很不同。”黄老师介绍,智障儿童一般分为轻、中轻、中、中重、重度智障,每种程度又因症状不同有不同特点。如自闭症引发的智障,孩子不易沟通,需引导;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固执,模仿力强,所以要树立好榜样;而脑瘫的孩子关键在于锻炼。

    她表示,要摸清楚每个学生的特性,让这种特殊教育更有效果,老师必须对每种智障的特点了如指掌。为此,老师每天在家都会充电。

    智障孩子也优秀

    校长王霞介绍,该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每次参赛时,学生们都十分积极。近年来,该校在亚太地区特殊奥运会、残疾人运动会中,共获得35枚金牌,47枚银牌。在2003年全国特殊教育书画比赛中,1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

    王校长认为,这些成绩和日常工作表明,这些学生除智力低下外,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心理:希望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有目标和追求,希望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满足更高的生活品质,而绝不仅是他人的怜悯和生存的最低需求。因为,“他们仅仅是智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