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人民广场附近一家银行里,张先生一起交了200元的电话费,这其中的100元是给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东东交的。
11月5日放学的时候,东东一回家就喊:“爸爸,快给我充电话费,我的手机又停机了,明天一定要给我充上啊!”
一边看着手中的清单,张先生一边自言自语:现在的孩子一个月电话费比我还多。
小学生电话费月月超支
东东是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年暑假的时候张先生换了新手机,就把原来的旧手机给了东东,这下子他可乐坏了。因为班里几乎一半的同学都有手机,他也成了“有机”一族了。电话虽然是给他了,可是张先生和儿子也有“君子协定”,每月电话费50元。
为什么定在50元?张先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控制他的电话数量,让他自己养成节约的习惯,还有一点,张先生认为东东每个月的电话费也就是和家里沟通,50元钱足够了。
可是出乎张先生意料的是,9月份和10月份,东东的电话费都是100多元,充到电话里的50元钱10多天就没了。“停机了,不给他充,周末上课外班的时候和家里沟通也不方便。”张先生只好不情愿地给他继续充钱。
后来在接东东放学的时候,张先生一问别的家长,原来一般学生每个月的电话费都在100元左右,只有几个学生的家长表示,孩子每个月的电话费几十元就够了。
话费主要用于上网
不但张先生想不明白,很多家长都想不明白,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有什么“业务”?
11月6日,记者对几所小学的数十名五六年级学生做了调查。
其中有学生表示,自己的电话费中的支出主要是利用手机上网,他们家里都有电脑,可以上网,但是上学的时候聊天就不方便了,为了和自己的网友保持联系,于是他们在QQ里设置了“手机绑定”,开通移动QQ,这样就可以用手机进行聊天了。
而有几个小学生表示,和家长打电话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和同学之间煲电话粥要花很多电话费。几个小男生还笑嘻嘻地告诉记者,煲电话粥也主要是和女同学。
“男同学之间有什么好聊的呀,没劲,和女同学聊天比较有意思,我有一次和我很喜欢的女生打电话,就用了半个小时,放下电话我还觉得没聊够呢。”其中一个小学生表示。
也有小学生表示,有的时候放学后会问同学作业怎么做啊,或者和同学之间讨论一些学校的事,用家里的电话给同学打电话不方便,家长总要问这问那的,有时候干脆就不让给同学打电话。
另外,他们还告诉记者,每个月要发很多条短信,短信主要是和同学聊天或者交流作业的答案。
采访中当记者问几个小学生每个月能发多少条短信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表示,数不过来,没具体计算过,但是一般每天要超过10条。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以每个小学生一个月平均每天发10条短信、每条短信0.10元计算,小学生们每个月的短信花费支出就在30元左右。
“我们班同学发短信的速度都特别快,大家都练出来了,有时候我们还比赛看看谁发短信的速度快呢。”一个小学生表示。
家长埋单的无奈
每个月100多元的电话费谁来埋单?
小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家长花钱。而家长们则无奈地表示,孩子又没有经济独立,当然是家长掏腰包了。
记者在几所小学附近了解到,小学生自己到报刊亭和充值卡销售网点购买电话卡的情况并不多见,偶尔也有小学生自己买电话卡,但面值一般都是50元的。
张先生就表示,孩子的电话费都是他给充的,一次性给孩子50元或100元,怕孩子们把钱用作他用,而且也怕孩子把钱带丢了。
对于儿子每个月100多元的电话费支出,张先生表示,自己每个月的电话费也就100元左右,儿子的电话费要比自己多。“孩子的手机真要是停机了,放学了不回家,家里也挺担心的,有时给他充电话费也是没办法。”
陈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她觉得孩子有个手机,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状态,孩子平时上学有点事跟家长联系起来也方便。
而每个月100元左右的电话费,陈女士表示,100元之内能够接受,但是超过100元,她会“查话费单”,“我现在已经把孩子的电话费作为每个月她的生活费支出的一部分了,孩子有时还说,大人用手机,小孩也应该有权利用手机,所以每个月还是得给她充电话费,前两天女儿竟然把通讯公司提醒她要欠费的短信直接就发给我。现在的孩子……”陈女士直摇头。
话费过多家长要限制
小学生每个月100多元的话费是否正常?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表示,虽然小学生使用手机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对小学生而言,手机只是和家长沟通的工具,每个月100多元的电话费还是比较多的。当孩子的电话费花费很多时,家长不能一味纵容孩子,但也要尊重孩子,要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哪些费用是不该花费的,让孩子自己形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如果是家长给孩子存电话费,一次不要给孩子存太多话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控制孩子的电话费,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不一定要体现在给孩子存多少电话费。
而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用手机进行聊天,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