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热点推荐>>文章内容
南宁一小学教育学生出奇招 古代经文中学做人
发布时间:2005-10-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让学生在“之乎者也”中学会做人,是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坚持了3年的做法。该校不但将《三字经》、《论语》、《中庸》、《大学》等古代经典纳入读书课程,开卷必读经书,还在校园里铸孔子塑像、挂“书香教室”牌匾等,教育方式让人备感新鲜。

    “潇湘书苑”、“翰林阁”、“清雅书斋”、“墨香园”等让人以为是古代人家书房或亭台楼阁的名字,被装裱成牌匾悬挂在衡阳路小学每间教室门口。这些溢满书香味的名字由各班自己起名,经学校的10个小书法家挥毫装裱而成。为让孩子们在校园的书香中耳濡目染,学校煞费苦心,除了在学校的小公园里铸一尊孔子像外,还修建了一道百米长的古色古香“书香长廊”。每周二下午,全校师生走出教室,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室外读书。各年级还轮流进入书香长廊,在学校精心营造的浓厚“书香”氛围中感受渊远的历史文化。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衡阳路小学的学生早读必读经书,无论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还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朱子训》、《论语》、《千字文》、《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书籍的精选,学生们开卷必读。

    到了每年12月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大型展示会”上,各班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展示“经典诵读”才艺,这时候,古书中的优美意境在同学们的创意诠释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朗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朗诵者不仅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拿钓竿装成老翁钓鱼,楼上的窗口还纷纷扬扬地飘洒下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白雪——泡沫;有的班级诵读经书的同时,一旁的同学也在古筝、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进行着茶道表演,同学们还将经过18道茶艺工序泡好的茶水请家长品尝。

    衡阳路小学校长许必丰告诉记者,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也许孩童对古代先哲的思想不懂或少懂,为此学校并不要求学生能背诵经典古籍,但从小接触经典,既能增加语文素养,又能在熏陶中培育自身的德育修养。

    10月26日中午,正在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也对孩子们开卷必读古籍经典表示赞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古籍经典中教授的家庭和谐,孝顺父母的道理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让这位家长印象最深的是,以前自己的孩子出门从来没有告知父母的习惯,家长常常花费工夫找他回家,后来儿子出门时有所改变,开始学会告诉家长了。纳闷的她询问孩子后才知道,原来孩子诵读的《弟子规》中有一句是“出必告”。

    对此,南宁市一位从事教育研究的资深研究员表示,教育的影响是长效的,只要教育的方式无害,未尝不可以尝试。但古籍经典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注意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