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家长>>家教宝典>>心理专家>>文章内容
孩子性急的根缘
发布时间:2004-04-0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再不快一点,去幼儿园就要迟到了。”

  “……”

  “快,快!”

  “……”

  每天早晨,去幼儿园之前,妈妈总是这样催促阿悦快点穿衣服做准备。

  可是,在幼儿园里阿悦却对小朋友们连珠炮似地发出催促的命令。

  “快点,小佳,快!”

  “稍微等一会儿!”

  “你不快点,我不和你玩儿啦。”

  “……”

  “快,快!”

  “阿悦,你真是个急性子。”

  “那是因为你总是慢吞吞的。”

  儿童的心理分析:

  在幼儿园里大家都说阿悦是个急性子,可是在家里,母亲却认为她是个慢性子。

  阿悦自己怎么想呢?当母亲催促她的时候,她有一种“反感”,手脚动作不麻利。尽管自己心里着急,想要快点穿,可是手脚不听使唤,因此,她自己也对自己感到不耐烦。

  于是,在幼儿园里看到别的孩子动作缓慢时,很自然地,自己的情绪便焦急起来,产生急不可待的心情,不知不觉地使自己扮起了母亲的角色。也就是说,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急性子,而实际上,她却自然地、无意识地成了个急性子。

  妈妈的高招:

  虽然阿悦被小朋友们称为急性子,但追其根源,多半是她母亲对她的态度和行动引起的。

  每天她都生活在妈妈连珠炮似的“快,快”的催促声,实在受不了。于是,催一声,动一下,在她心里造成了“反感”,因此,效果反而不好。

  尤其麻烦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地,母亲的急躁情绪传染了她,她也学会了用急躁态度对待别人。这是人际关系里,被称作“模仿”的“社会性学习”的复现。

  因此,妈妈们应做好精神准备,要耐心等待孩子的逐渐成长,不可操之过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