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制度
一 ,基本原则
1、注重教育对象的多层性。重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持续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接受陶冶和熏陶。
2、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重在强调廉政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和学生接受乃至崇尚清廉、自律的生活方式。
3、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在校园文化中进行发掘提炼,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书画征文,歌咏朗诵等。
二、基本内容与实施途径
(一)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将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晨会课”“中华美德读本”等课程中的廉洁教育资源。通过课程教育,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
(二)融入到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大宗物品采购和教育收费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考试诚信和学术诚信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氛围。
(三)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1、以校园宣传橱窗等为载体,通过标语、宣传画、警示教育牌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3、以《中华美德》学生红领巾读书活动为平台,与文化节、艺术节等结合起来,开展“用艺术传承美德”一系列活动。
4、以简便易行的形式为手段,开展别具一格的活动,如寄一封廉洁家庭倡议信,出一期廉洁文化班级黑板报,写一篇廉政征文等。
5、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延伸开展廉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各种有形无形的场合主动宣传廉政知识。利用教育的双向性,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廉政文化进家庭结合,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的互动,从而充分体现校园廉政文化在社会“助廉、促廉、倡廉”系统工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具体工作采用联席会议形式,由校德育部牵头,按照学年分步实施,逐步深入。每学年制订实施计划,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分解到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少先队组织优势,通过建立学生执勤队、监督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加强考核管理
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进展,纳入学校文明单位建设的考核指标。
(三)创新工作方法
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体现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不断创新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确保校园廉政文化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