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品位,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具体工作
1、校本培训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以惊人的速度在缩短,教师面临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已不是一种时尚和需求,而是一种必须。努力把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队伍,建立多层次的学校学习网络是一项重要任务。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的力度,从制度和经济方面为教师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积极参加读书心得交流会,形成个人、教研组(年级组)、学校三个层次的学习网络,构建书香校园。
(2)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教科室将密切配合教导处,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克服教科研相脱离现象。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活动的机会,中肯地评议每一堂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往往是片面的、主观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3)走出去,请进来。
本学期,学校将支持教师出区、市、省乃至出国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积极稳妥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学校将继续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教育科研的辅导讲座,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课题研究
(1)人员调整。
根据行政会议决定,本学期,将依据个人申报和行政审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各课题组成员,调整后的课题研究网络将上墙公示,作为今后职称评审的依据。欢迎老师们积极申报,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提升自身教科研素养。
(2)积极申报新课题。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为重点,结合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具有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申报程度适合的研究课题,课题不宜过大,对于典型的研究课题向上一级科研部门申报,力争市、区级科研课题的立项。逐步使教育科研走向群体化,大众化,改变只是少数人进行科研的现状。同时要做好新课题的发掘和课题立项的指导,尽可能地申报一个,立项一个。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力戒两头热中间冷,即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根植于实践,始终不能脱离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强调经验的可操作性,避免追求抽象、空洞的理论。强调实践的针对性,真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要强调通过实例解剖和案例分析等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要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讨论融入具体化、情境化的活动中,加强过程研究,提高研究效果。
(4)抓好科研成果推广。
积极向上级教育刊物投稿、努力在区级或以上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精心设计的一堂好课,潜心钻研的一篇好教案,自编的一道好题、富于独创的教学策略等等都可以作为作品投稿,都可以作为作品争取发表或获奖。
3、教育宣传
“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做得好还要说得好。每一位老师都是嘉泽中心小学的义务宣传员,各通讯组成员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通讯视角,提升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宣传报道本校的重大活动、典型经验、先进人物及事迹,让宣传真正成为促进正气,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教科研工作计划
2、举行新教育课题组读书心得交流会
3、举行教育通讯员会议
4、组织教师参加省、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
5、主题讲座:闵小丽
十月份:
1、读书指导研究课:吴列执教
2、主题讲座:黄小青
十一月份:
1、邀请专家进行课题专项指导
2、申报新课题
3、主题讲座:蒋小芬
十二月份:
1、读书指导研究课:吴和平执教
2、主题讲座:庄玲英、吴春
一月份:
1、收缴课题活动资料
2、举行教育论坛
3、撰写教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