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8~2019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8-08-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主要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 版的《小学信息技术(5年级)》课本,该教材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充分考虑了小学信息技术的需要,在编写上尽量体现教学的过程,有“导学牌”、“探究屋”、“讨论坊”、“实践园”、“成果栏”等模块,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学生能边看书边能够进行大胆的尝试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本学期主要学习scratch语言模块。教科书中“scratch语言”单元共安排了10课,第1~3课学校scratch语言的简单作图命令,包括前进命令、后退命令;左转命令,右转命令;提笔命令,落笔命令;隐藏命令、显示命令;清屏复位命令;复位命令;擦除命令等。第4~6课学习scratch语言的重复命令。第7课学习画彩色图形。第8~9课主要是学习过程,包括过程的结构,过程的定义、修改、调用与保存等。第10课是画组合图形。在整个单元的编写中,画图命令的学习绝大部分都是穿插在具体任务中来完成的,如滑楼梯。画虚线、画蒲公英、画正方形、画星星、画组合图形等,这样的设计突出了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尽量从任务驱动入手,围绕任务教学,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主要负责年级3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每个班有四十多个学生,面对这样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我必须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经过两个学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入门了,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较浓,热情比较高。所以,老师要抓住这点优势,让学生学的开心,寓教于乐。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上机要求:充分认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领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要领;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能按正确的顺序进行开机、关机操作。通过教育与强化训练,使学生自觉遵守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通过强调进机房前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爱机护机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兴趣。

2.Scratch语言模块

    1)知识与技能:了解scratch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scratch语言的基本命令,熟练掌握重复命令,掌握定义和调用过程(包括带参数的过程),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2)过程与方法:掌握使用scratch语言基本命令画简单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程序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用重复命了简便画规则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定义和调用过程的方法。掌握综合使用scratch语言命令画组合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使用scratch语言画图的乐趣,培养学习scratch画图的兴趣。感受使用重复命令的简便性及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体验scratch语言的彩色世界,丰富学生的审美观。体验使用过程的优越性。

4)行为与创新:结合已学习的数学知识,迁移其中的几何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画不同的图形和组合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2.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3.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于网络应用的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监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信息技术始学准备课

 

2

初识scratch

 

3

画楼梯(1课时)

 

4

画楼梯(2课时)

 

5

画虚线(第1课时)

 

6

国庆放假

 

7

画虚线(第2课时)

 

8

画蒲公英(第1课时)

 

9

画蒲公英(第2课时)

 

10

画正多边形(第1课时)

 

11

画正多边形(第2课时)

 

12

画星星(第1课时)

 

13

画星星(第2课时)

 

14

彩色世界

 

15

定义过程(第1课时)

 

16

定义过程(第2课时)

 

17

保存和调用过程(第1课时)

 

18

保存和调用过程(第2课时)

 

19

画组合图形(第1课时)

 

20

画组合图形(第2课时)

 

21

画组合图形(第3课时)

 

22

期末考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