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
发布时间:2017-08-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亚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嘉泽中心小学  刘亚莲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2)班:共有学生40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作业拖拉。我本学期想放慢教学节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较多地关注学生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力求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  

五年级(3)班:也有学生40人,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能按时完成,并且书写工整,但速度较慢,数学成绩优秀率56%,有2个同学不及格。其中一个是没有学习能力的。我本学期想放慢教学节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较多地关注学生的作业速度和正确率,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力求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  

1、负数的初步认识;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小数加法和减法;5、小数乘法和除法;8、用字母表示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2、多边形面积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6、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还应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此教材安排了:7、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具体情境,体会数概念的扩展,初步形成有关整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和讨论交流,经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和相关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过程,能应用公式计算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土地面积的大小,能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与面积计算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3)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能对统计表和条形图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联系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释统计结果。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小数的意义、探究小数的性质,以及用负数和小数描述常见数量和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大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数感。      

2)在探索小数的四则计算的方法、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进一步增强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3)在口算、笔算、估算小数加、减、乘、除法,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4)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由具体数量关系抽象出字母表达式的活动,体会用变化的眼光考察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意识。     

5)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6)在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7)在探索和交流数的排列规律和计算规律、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由此及彼的类推过程,以及由猜想到验证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负数的含义,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大小,小数的四则计算和相关的混合运算,多边形面积计算,用字母表示数,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等学习内容,尝试从数量的多少与次序、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数据的变化与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不同形式表示相同数量,用不同方法描述数量关系,比较数的大小,按不同运算顺序计算相同式题,按不同思路分割、拼补图形,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数据等活动中,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发现,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方法,小数的四则计算方法及相关运算规律,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等活动中,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交流,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学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问题,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4)在总结计算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推导面积公式、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解决问题的结果,进一步感受反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认识负数和小数,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发现小数运算规律,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规律和计算公式,用统计图表整理和表示数据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自觉性。      

2)在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运算规律,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学习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及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和应用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等活动中,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进行小数四则计算以及相关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自觉检查,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4)在用负数和小数表示常见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数量的变化和规律,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数据获得信息、解决问题,以及测量、估计和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在交流小数四则计算方法,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讨论数和图形的变化规律,分析数据所蕴含的信息等活动中,进一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6)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习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措施
1.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
3.
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练习要进行整合和筛选
4.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梯形纸片、教学挂图、钉子板等。  

六、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及课时  

备注  

  

8.28-9.3  

开学工作;一、负数的初步认识  

 91 正式上课  

  

9.4-9.10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测试(2)二、多边形的面积(2  

   

  

9.11-9.17  

二、多边形的面积  

   

   

  

9.18-9.24  

   

  

9.25-10.1  

国庆节放假  

  

10.2-10.8  

中秋节放假  

  

10.9-10.15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  

   

   

  

10.16-10.22  

   

  

10.23-10.29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  

   

  

10.30-11.5  

   

十一  

11.6-11.12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  

   

   

十二  

11.13-11.19  

期中测试  

十三  

11.20-11.26  

   

十四  

11.27-12.3  

   

十五  

12.4-12.10  

   

十六  

12.11-12.17  

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十七  

12.18-12.24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测试  

   

十八  

12.25-12.31  

   

十九  

2018.1.1-1.7  

八、用字母表示数  

元旦放假  

二十  

1.8-1.14  

    

二十一  

1.15-1.21  

九、整理与复习  

   

二十二  

1.22-1.28  

归类复习  

   

二十三  

1.29-2.4  

期末考试  

2.4放寒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