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亚莲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五个单元。  

1、《认识多位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全单元包括:认识整万数;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认识整亿数;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多位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会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分四段安排:先安排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复合单位表示单价和速度等;接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  

3《用计算器计算》: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在本单元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4《运算律》: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率),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解决如相遇问题之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等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图形与几何”领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等三个单元。  

1、《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一步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的认识;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水平或者垂直平移或旋转(90°),能把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全。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内角和,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三角形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认识等腰梯形。  

3、《确定位置》: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值息》。  

1、《一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等活动,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一亿枚1元硬币的高度、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数字与值息》: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会自主设计编码的方案,从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化思想。  

“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引导并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从简单的情况想起,合理转化,有序思考并抽象概括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算法,初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学生基本情况:  

四(2)班:共有学生40人,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作业马虎。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整数的计算(简便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四(3)班:共有学生41 人,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字体书写较工整;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基本掌握,少数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6、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7、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课后进行辅导,对后进生尤其要厚爱。制定比较合理的教学过程,真正实行目标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果。   

8、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9、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后。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和 课 时 安 排  

    

1  

2.132.17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4)机动(1  

213日开学  

2  

2.202.24  

《认识多位数》(4)机动(1  

   

3  

2.273.3  

认识多位数4)机动(1  

   

4  

3.63.10  

《认识多位数》(2  

《三位数乘两位数》(2)机动(1  

   

5  

3.133.17  

三位数乘两位数4)机动(1  

   

6  

3.203.24  

三位数乘两位数3)机动(1  

   

7  

3.273.31  

用计算器计算3一亿有多大1  

解决问题的策略》(1  

   

8  

4.34.7  

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  

清明节放假  

9  

4.104.14  

运算律4  

   

10  

4.174.21  

运算律3)机动(2  

   

11  

4.244.28  

运算律2)期中整理和复习(3  

   

12  

5.15.5  

   

劳动节放假  

13  

5.85.12  

运算律3)机动(2  

   

14  

5.155.19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4)机动(1  

   

15  

5.225.26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4  

   

16  

5.296.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2  

《多边形的内角和》(1)机动(2  

儿童节  

17  

6.56.9  

《确定位置》(3  

《数字与信息》(1)机动(1  

   

18  

6.126.16  

整理与复习  

   

19  

6.196.23  

整理与复习(4  

端午节放假  

20  

6.266.30  

整理与复习期末检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