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育动态>>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zhouyan

二年级下册数学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嘉泽中心小学   周 燕  

数学  学科      年级      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联系对数的已有认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联系已有的对四则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沽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加、减估算;联系对乘、除法的认识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  

3)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了解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结合统计数据回答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和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十进制计数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2)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等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积累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经验,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应用加、减法运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在认识角和直角,认识方向,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相关的操作、测量 、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 1毫米 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体会现实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分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 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用学过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借助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描述物体方位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图和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一般方法。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能有条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时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进行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发展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4)在经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二、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2、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4、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开放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科学安排培优补偿。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5.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方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等,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的比较中进行方法的概括与优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同时关注好每堂课的生成资源,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及时的调控和优化。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习习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4课时   1  

第二单元:时、分、秒                  4课时   23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4课时   4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1课时  58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3课时   9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7课时  1014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3课时   15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4课时   1617  

第九单元:期末复习                    4课时   18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