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一转眼,一个学期的紧张而又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积极投身到教学教研工作中,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现将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论丛书,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一学期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思想,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新动向及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老师们的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教研活动,都能积极投入,把这一活动视为借鉴、汲取经验的乐园,教学氛围浓厚。在单元集体备课中,大家首先吃透教材,把握住单元的重难点,集体智慧研讨相应的教学方法,创出新的思路,真正使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讲前说课讨论时敢于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说者更是虚心坦然;在说课活动中,老师们不但重视了目标的明确、重难点的确立,更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更设想到要使学生有哪些新的学法、新的表现、新的收获;特别是评课活动中,老师们不但都能诚恳的指出别人突出的特点,还能直言不讳地点出其存在的不足,以更好的使优点发扬光大,使缺点得以克服。本组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上好研究课。本学期,吴志华、陈嘉莉老师执教了《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整个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效果都赢得大家一致好评。陈嘉莉老师执教的读写绘《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给大家作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吴志华执教的白板课《识字7》给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蔡文娟老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三、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教研活动
开学初,本组就制定了本学期教研计划,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针对低年级儿童注意力分散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学校的教研活动安排,开展了以下活动:
结合“书香校园”的特色发展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小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1、抓好拼音教学,奠定读书基础。
培养读书习惯要从孩子做起,但一年级的孩子汉字还未学习,怎么读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年级就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度,分阶段安排不同的读书活动。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我们首先从抓好拼音教学入手,强化拼音练习,边学拼音边指导孩子读简单的儿歌,开展拼音比赛。拼音练好了,才有可能读好书。
2、听故事,培养读书兴趣
借助拼音读书,速度慢,也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因此我们在学期初与广大家长联手,采取听故事的读书形式,先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当他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时,告诉他们,其实这些故事就在书中,你也可以来读书,就会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3、读书识字互利互惠
读书与识字其实是一个整体,读书可以帮助认识更多的生字,识字又可以提高读书的速度。我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就将读书与识字融为一体,读书时将认识的生字圈出来,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制作读书卡,把新字摘抄或者剪贴制作成读书卡,瞧,各种漂亮的读书卡:苹果型、桃子型、星星型……各式各样这些都是孩子们读书识字的收获与结晶。
4、古诗文诵读活动。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每周在黑板报上都更新一首新的古诗,利用小阅读课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大意。为了激发学生背古诗的积极性,我们把诗文背诵记录张贴在墙上,每个学生随时可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古诗背诵情况,整个班级营造了一种竞争、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四、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小有成果
一学期以来,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教学,认真工作,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如陈嘉莉老师撰写的《课外阅读:守望阅读的“自由时代”》获江苏省论文三等奖,殷文静老师撰写的《让学生徜徉于快乐写话中》获武进区一等奖。
尽管我们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一点点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与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使教研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铺路、架桥。
低年级语文组
201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