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涵迎教育督评 提高质量推教育幸福
——嘉泽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意见
指导思想:
以武进区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和嘉泽镇工作任务为指针,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迎接武进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积极实施“幸福”教育,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进一步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具体工作:
一、积极搞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做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我校这学期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四年一轮,上一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在2011年4月27日、28日,这一次督导评估是对我校四年以来的各项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大总结、大提升,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积极做好迎接检查验收工作。
1、认真学习评估细则。2月份组织全体行政人员认真学习评估细则,建立迎接督导评估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开展各项验收前期准备工作。3月初要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评估细则,深化领会评估要点,全面扎实开展迎接督导评估各项工作。
2、确保指标努力达成。3月底前,迎接督导评估领导小组的分工要再细化,工作人员要全到位。师生作品集、校本制度汇编、员工手册、校本教材、档案资料、评估报告等是督导评估的材料体现,学生广播操、主题活动、专题片、文化布置等是督导评估的文化体现。4月上旬前各材料到位,成果收齐,司令台顶棚安装到位,这是督导评估的外在体现;4月中旬迎接督导评估的公开课、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教育沙龙准备到位,这更是迎接督导评估的内涵体现;4月下旬接受督导评估验收。
3、实现学校精彩呈现。在督导评估准备期间,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教师会、研讨会、专题会、座谈会,开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磨课活动,要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宣传好此次督导评估,既要做到在职教师、在校学生知晓督导评估,献计督导评估,还要让家长、社会和领导等关心嘉小、支持嘉小。我们要千方百计让四年来嘉小的长足发展精彩呈现给领导和督评专家。
二、积极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
1、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武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构建学校新的教育信息网络环境,为教师办公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虚拟服务器、网络云存储、教育软件应用等信息化应用云服务。
2、提高校园数字化建设水平。依托常州市数字化校园实验项目,同时通过继续开展学校信息化特色、示范、品牌项目等的评选活动,努力促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基础环境和建设和校园信息化的整体应用,全面提升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水平。
3、增强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继续优化学校网站建设,完善教育OA办公自动化系统,积极开展“e学习”项目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积极深化学校发展内涵。
1、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积极配合武进区创建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示范区。以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抓手,促进义务教育特色发展、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利用“中国花博园”、“状元坊”、“西银生物”和“三状元、三吴精神”等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与花博镇相吻合的书香校园环境,提供足够丰富的精神养料,为师生打好精神底子。
3、构建优质学校文化。抓好一训三风建设,着力打造优质校园哲学文化,以“泽润”为校训,以“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为办学理念。加强舆论建设,形成优良校风,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向师生讲述学校成功的历史,提高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抓好宣传阵地,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校园网、青青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每月一期)、文化橱窗(每月一期)、宣传栏、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督导评估之机,组织全体师生参加“我为督导评估献计”活动。抓好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着力打造优质校园制度文化。
四、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强化师德建设,完善考评机制。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标准。将师德建设情况纳入各项考核之中,通过强化工作考核,进一步增强做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实施名师工程,提高培养水平。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名师工作室”,提供平台和舞台,组织进行名教师展示月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3、探索岗位管理,促进教师流动。继续开展教师轮岗交流,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总结交流。开展教育教学陋习自查自纠工作;完善和规范学校岗位设置管理。
五、积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增强德育感染力及效果。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功能,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新型德育网络,创新班级制度管理,塑造精品班级文化,打造优秀的班主任团队,以仪礼教育和道德讲堂相结合的创新举措,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读书教育活动。
2、提高课程建设及实施水平。促进课程规范化实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和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因校制宜,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泽润悦读》和《花木文化》。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进一步做好体卫艺工作。积极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水平;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工作;积极参加上级各项体育竞赛,积极参加常州市阳光体育校园吉尼斯活动、“常州校园体育之星”的评选活动;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着力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常态开展艺术节、体育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艺体竞赛。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完善学校食堂、卫生室和保健室建设,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认真做好学生体检工作,完善健康体检制度,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加强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因病缺课、意外伤害检测和网络上报工作。
4、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积极开展区域、校际和校内教科研活动。进一步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突出的具体问题,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致管理、精彩呈现,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六、积极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1、加强行风建设。学校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站在学生、家长、社会的角度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礼貌对待每一位家长,在社会上展现儒雅良好的教师风貌。
2、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加强门卫管理,严禁非学校人员随意进出校园,规范社区人员到校锻炼的时段和行为。加强学生校园文明行走教育,杜绝校园安全事故。规范学生接送车的接送管理,保证万无一失。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尤其是洗菜、切菜、洗碗、消毒要精细操作,确保师生吃上放心饭菜。
3、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升教育行风形象。加强教育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宣传。教师要健康上网、遵守使用网络的法规,严禁教职员工利用网络无端炒作,充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形象、爱惜学校和教育形象。
4、做好2015年下半年优质学校复评工作。上交复评方案,建立复评领导小组,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201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