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2013-2014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科研部紧紧围绕区教科研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幸福课堂建设的课题研究,依托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教科研先导,坚持“有效科研,规范科研,科研兴校”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课题研究方面
2014年上半年,学校申报了主课题“基于幸福教育理念建设幸福课堂的研究”,经过课题组核心组成员的反复论证和修改,于下半年顺利通过了区级课题立项。在积极申报区级课题的同时,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也在校长室的领导和各部门的配合下紧锣密鼓展开:学期初课题中心组就“幸福课堂模式构建”话题展开了讨论,各学科、各年段的教研组长汇聚一堂,针对本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谈了初步的想法,本次会议明确了幸福课堂首先应该是“高效轻负”的课堂,它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幸福成长。每周一次的校本培训,各教研组围绕幸福课堂学习幸福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集体学习了扬州市梅岭小学“新四了”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讨论。 5月9日 ,学校行政班子专程赴湟里初中进行学习、考察,在学习取经的基础上,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了我校《构建“幸福”课堂,深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用于指导我校教学改革。 6月11日 、12日我校分别举行了英语、数学幸福课堂示范研讨课活动。活动由教学部副主任唐丽萍和信息部主任李建伟老师担纲。按照我校幸福课堂操作模式,进行了有益和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展现了学校幸福课堂建设的美好前景,为学校按照“抓骨干教师、抓年轻教师,促中间教师”的思路,推进我校幸福课堂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下一步,我校将在制度保证(在骨干教师评比、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等方面优先,在研究经费上保障等)、环境渲染、阵地建设、媒体宣传(网站改版,出《幸福课堂研究》专辑)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争取一年内我校幸福课堂建设全面铺开;三年左右,取得本质突破,获得考试成绩和学生全面发展双赢的好成绩,以此来深化我校幸福教育实践,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
区级课题《小班化背景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面临结题,本学期除按照科研部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还积极为课题的结题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总,暑假将继续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新教育课题也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完成了相关工作,5月份上报了殷文静老师的班级日志《“紫荆”花开》,参加全国新教育课题“完美教室”的评选。
二、 教研组工作方面
幸福课堂涉及方面广泛,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学生活动、媒体使用等都是幸福课堂的构成要素。本学期,我们继续沿用以往的OA备课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OA备课的格式和要求,精细备课内容,主备人员要求超前一周将教学内容上传并通知组内其他成员修改。非主备人员要求每课时不少于3处添改意见,或教学反馈,字数不少于100字。添改不得滞后于本班教学进度2课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构建教学模式,上出自己的风格,营造学生喜欢的幸福课堂。定时定点分年段开展学科调研,调研各科备课、作业以及课堂教学,以上活动都与教师教育教学评先评优相结合。
各教研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大多能根据计划开展活动进行研讨。本学期根据学校践行幸福教育建设幸福课堂的总体思路和理念,教研组继续以“同题异构”的形式探讨幸福课堂建设的要素,并进行相关的讨论。为幸福课堂建设课题的推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继续坚持叙事研究,教师以自身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为基础,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课堂,并进行博客交流分享,坚持每月教学反思、教育叙事一评比。多年的坚持,学校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每月一反思的习惯,这不但为学校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在交流分享和评优评先中推动了教师群体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本学期,科研部继续做好各项教科常规工作。1、信息发布。利用校园网进行各类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如各类学习材料的下发,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等的评比通知,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等。2、文章上荐。积极发动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刊物,如《武进日报》《常州教育》等投稿或推荐教师论文及教育教学随笔,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共有2篇文章在《常州教育》发表,《武进日报》发表教师教育叙事6篇。
一学期以来,科研部在活动的层次性和专题性方面做了些工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调动教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科研论文方面缺乏良方。下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上级领导对科研部的合理建议,改进工作,力争使我校教科研工作能上新台阶。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