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回顾已经过去的2013年,有一种暖意,有一份感动,因为全校师生行走在办学百年的节点上,步履是那么的坚实,值得回味。
一、一个理念:
办学百年,我们进一步秉承“泽润”的校训,坚持“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的鲜明理念,确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行动策略,全面推进第三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聚精会神搞教育,凝心聚力抓质量,众志成城以实际战绩办校庆。我们借“花博会”的东风和契机,意想为办学历程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行政多次召开专题会、研讨会、座谈会,邀请退休的老领导来校集思广益,放弃假期、周末时间,可谓殚精竭虑。我们通过搜集资料,扩建校史馆、编订“幸福的航船”专题画册,重新构建校园文化,总结嘉小办学的百年历史,提炼嘉小人克难求进的一种精神,谋划“后花博”时代的嘉小“后百年”发展前景,做到既对得起历史,又寄希望于未来,让“幸福的航船”行驶得更顺畅。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个、十、百、千、万”活动,宣传校庆、宣传嘉小、感受嘉小,让校庆成为全社会的盛事,让“幸福”的理念深入盛师生的心灵,演绎成一场心灵的体验。我们的校园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增设了文化墙,诗词画廊,墙壁上悬挂了师生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让校园逐步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二、一笔基金:
嘉小教育基金从孕酿到实施,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我们有勇气、有信心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业,这是一种锐意创新。基金会的成立,不仅可以拉近学校和当地政府、知名校友、社会贤达的距离,更可以为嘉小后百年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 基石,意义深远。为了基金会的成立,我们校行政成员远赴北京、上海等城市,拜访花木经济人、知名校友,全体教师也登门拜访当地老板、企业家,宣传学校,宣传办学成果,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我们发出请柬五百余张,10月19日校友回校联谊日,我们把这个日子演绎成一场精彩的 “盛宴”,鼓号阵阵,彩旗猎猎,全校教师和学生代表盛装迎宾,一小时的舞台演出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展示了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风采。到目前为止,共募集资金逾200万元。现在,这笔基金在镇政府的关心之下,正进入运作阶段,预计每年基金会将有12万元的利息;学校也会在未来召开教代会,谋划这笔款项的使用办法——80℅ 用于教师的发展和奖励、资助学生,让这笔基金做到真正为师生的发展插上翅膀。
在百年校庆和基金会成立过程中,自有一种温暖让人感动, 许多 老师都勇挑重担,比如陈建伟、刘伟星、许斌、蒋微云、吴志华、唐小瑜、秦娟、高斐等等。
三、一场师德大讨论: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教育行风建设的需要。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的布置和要求,在工会的组织下,在岁末开展了一场师德建设大讨论。1月10日下午,各办公室成员坐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如何去做一名“三好教师“,其中艺体组学习得最认真,受到工会的赞许。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撰写了一篇师德反思文章。这项活动,进一步让教职工认识到: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除了关注教师的学业水平、业务能力、学生成绩这些显性指标之外,还应该关注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关注教师在社会、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口碑是否优良。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颗心灵就是一个世界。这首“诗”也许还稚嫩,这个“世界”也许还残缺不完美,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去亲近它。在成全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自己,这才是教育的幸福。
四、一条常规:
常规是走向规范的必由之路。这“常规”,既指管理学生的常规,也指教学管理的常规。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德育部坚持德育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红领巾广播、思品课,坚持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十好行为习惯。每天开展红领巾监督岗和值日教师检查工作,对教室卫生、包干区卫生、课间纪律、两操、队员标志、食堂用餐、乘车秩序进行打分评比,每周通报值日辅导情况,并颁发流动红旗,每月评选星级好少年,每学期评选十好行为习惯标兵、美德少年和诚实守信学生。本学期获得流动红旗次数比较多的班级有:一(3)、二(3)、三(3)、四(1)、五(3)、六(2);获得文明班级称号的是:二(4)、三(2)、四(2)、五(3)、六(3)。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参观“红色收藏馆”、“花乡孩子游花博”、爱心义卖、小记者采风、爱心捐助(一万两千余元)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升少先队员的素质,丰富了少先队员的情感体验。
在教师常规管理方面,坚持双周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单周举行教师业务学习或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师笔头工作检查制度,坚持小型多样的学科教学调研活动,让教师教学工作有章有循,在平稳中求突破。
五、一个突破:
本学期,我们学校在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中榜上有名,获得了三等奖,这是一点突破。
成绩的取得首先来自于教师扎实的教学和课改。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校本培训形式多样,有年级段中举办的“同课异构”练兵活动,有我校承办的与成小、溧阳埭头小学之间的三校教学研讨活动,有教师“草根讲坛”活动,吴和平、王建伟、吴列、钱建强、黄小青、唐亚梅、苏丽香、唐丽萍、秦娟、王文娟、丁锁英、陈嘉丽、刘亚莲、杨小 燕等 老师在活动中都得到了练兵,得到了提升, 殷文静 老师还代表学校赴金坛明珍实验学校做作了小班化联盟活动的大会交流。本学期吴列、丁锁英、周燕、张荣琴、唐丽萍等在《武进日报·教育周刊》上刊登,其中吴列、殷文静、丁锁英有论文获武进区教育学会奖,张荣琴有两篇文章在《新课程学习》等杂志上发表。
在课题研究方面, 吴列 老师重新规划和撰写了新的课题方案《幸福教育理念下小学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承接设计了《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电教课题组顺利通过了武进区“十二五”电教课题中期评估,数学课题也赶朝夕迎结题。
在学生方面,社团活动正常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良好的兴趣。本学期,有3人获《我身边的建筑垃圾》主题摄影奖,3人次获区级第五届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奖,戴涛等6人获第七届中小学生航海模型一、二、三等奖,许振北等5位学生获区中小学生车辆模型竞赛奖,周澄奕等7人获第二十五届金钥匙科技赛武进赛区一、二、三等奖,2人次获常州市“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奖,赵婉佳获区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闵雨锋同学获区青少年“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教育活动手抄报二等奖。
六、一种坚持
体育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中最亮的一项,可圈可点。学校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运动,贯彻健康第一、身体第一的宗旨。特别是 郑伟明 老师带领体育组成员,秉承一种坚持的可贵精神,成绩面前不自满,加强体育竞赛训练,参加武进区、常州市田径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获得武进区政府颁发的体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积极备战全国软式垒球锦标赛,并赴河南鹤壁参赛,取得全国第三名的佳绩,为学校素质教育评估获得三等奖立下汗马功劳。
同样, 许斌 老师辅导的武进区第七届小学生国际数棋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区第七届航空模型竞赛获团体三等奖,也靠的是一种坚持的精神。
七、一种保障:
1、做好学校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后勤保障部平时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能自己动手的坚持自己动手,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2、后勤保障部坚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学校金费的收支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切实搞好食堂管理。食堂工作能在人手紧张的前提下,克服困难,自行消化,许斌老师身兼双职,一心一意搞好食堂工作,虚心听取师生和社会群众建议,改善伙食质量,使师生吃得安全、卫生、有营养。开展节水节电工作,大批量物品能到批发市场采购。
4、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利用联合晨会值日通报,强化安全教育,其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技能。学校本学期处理学生安全突发事件计三次。
5、支持工会、退教协会开展好工作。确定新工会主席,一如既往开展好各项工会活动,如教工运动会、元旦联谊活动,保障教工的身心健康。
八、一些反思与建议
1、备课,采用OA备课和纸质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部分年老教师或来校交流的部分教师 可采用纸质备课。(按集体备课分工的内容)
2、大力开展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尖子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勇夺佳绩。
3、召开教代会,完善教育基金会奖励细则,促进教师比学赶帮。
4、思考补差措施,提高各班(特别是毕业班)的及格率。
5、综合实践学科还相对薄弱,不管是上课还是有关材料搜集,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0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