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科研部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如寒冬中飘洒的雪花,弥漫于教育的每片天空,注定要成为2013年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笔。站在岁末日历的最后一页,回眸走过的岁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多的则是几分平实、朴实和扎实。一学期以来,科研部认真贯彻区教科研工作计划及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推进器。现将一学期工作,做如下回顾:
一、校本培训,咬定青山不放松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校将“五项专题培训”一以贯之,教师读书、调研听课、OA集体备课、业务学习、网络沙龙五个专题定时定点实施,灵动调整,在实践中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的考核办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可能。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方法创新,不走寻常路,努力在激发兴趣、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本学期,学校专门辟出教师阅览室,充实教师专业阅读书籍,并且为每个办公室订阅学科教学杂志,学校网站及时推荐学科优秀成果论文,打消了教师“无书可读”的借口,并且每月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反思,多项举措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阅读。调研听课,我们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的能动性,由校级领导、学校中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听课组分组进入各年级各学科课堂,有效监控学校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每一节优秀的教学研讨课都凝聚着集体备课组的智慧和汗水,集体备课除了资料的积累,更成了优质课堂诞生的摇篮。这一学期我们继续借助OA这个平台,碰撞智慧,分享并积累优质的教学资源。课题的产生往往产生于问题,我们借助教研组网络沙龙这一平台,及时交流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分享萌发的教育教学灵感和智慧,这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网络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流淌着思想,放飞着梦想。
二、校本教研,同课异构不一样的精彩
课堂,是师生心灵诗意的栖居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理想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本学期,我们在“泽润”校训的感召下,集合全体教师身心之力,全力打造幸福高效课堂。学期初,我室制订了专题鲜明的教研计划,为促进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以同课异构为形式,优化教研组、备课组课例研讨活动。教研组 “同课异构”专题教研活动于2013年11月6日开始分学科进行:吴和平和王建伟执教了同一课题四年级语文的《维生素C的故事》的第二课时,吴列、钱建强老师执教了同一课题六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黄小青和唐亚梅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了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的教学,苏丽香和唐丽萍老师同课异构了三年级英语《3A unit 6 Colours》。各年段、各学科,两堂课,虽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但在课的构思理念、设计流程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成功展示了执教风格迥异的老师的教学功底和有效的教学理念。同课异构对于我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它不但有利于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的碰撞和升华,还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在“同课异构”的很多有关“同”的要求下凸现出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我们相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会让我们在实践与反思中,闪烁出智慧,创造出火花。
三、课题研究,稳扎稳打求实效
学校的一切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离不开课题研究。本学期,学校各级课题在课题组长和骨干成员的带领下做到了妥善安排,认真实施,过程扎实,资料详实,确保课题研究取得实效。
1、小班化课题定专题明目标
本学期,小班化课题研究以语文教研为主体,围绕“如何在小班语文课堂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题展开课题研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分别由丁锁英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孔繁森》第二课时,陈嘉莉老师执教同年级的《水乡歌》。两位老师在课堂情境的营造上下足了功夫,努力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植根于情境的沃土中。尽管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独具慧眼设计了多个语言文字训练点,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并且在执教的过程中,两位老师能充分发挥小班孩子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突破课文重难点。课后,课题组在严国俊校长的带领下就小班化策略运用是否到位、语言文字训练是否扎实等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有待改进之处。这次研讨活动让我们对修订版课标精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的小班化实验在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此后,丁锁英老师还代表学校,在埭头、成章、嘉泽小学三校联谊中做了展示。11月27日嘉泽、成章、金坛明珍实验学校、南京同仁小学四校联动活动中,殷文静老师又代表我校做了题为《让孩子从小丰润富足起来》的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成果汇报,宣传了我校小班化实验的丰硕成果,受到了广泛好评。
2、数学课题赶朝夕迎结题
本学期根据区教研室期初教科研工作安排,我校的数学阅读区级课题将于12月中旬结题。为了做好此项课题的结题工作,科研部提前计划,期初就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积极部署,并利用节假日完成了收集整理资料、完善课题网站等大量的准备工作,课题组长按时完成并不断完善了课题结题报告,顺利通过了结题。区课题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的数学阅读课题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很有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能围绕研究目标与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实践、总结与反思,指向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一目标,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今后,我们将不断巩固总结成果,并坚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
3、课题申报,承前启后研究有后续
十二月是区新一轮课题申报时间,吸取去年申报选题过大的教训,经过重新思考和梳理,又重新撰写了新的课题方案《幸福教育理念下小学幸福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旨在聚焦课堂,借鉴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经验,淡化课堂教学中师生追求功利的思想,将幸福教育的理念具体化,努力构建让师生幸福的课堂。另外,我部还承接以往语文学科专题性作文研究的思路,设计了《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的语文学科课题,以此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形成具体的策略,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写作文,并在习作训练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
课题的审批将在来年进行,无论是否通过,都本着一颗认真对待的心而来。
四、学生活动,精心组织显成效
本学期,由科研部承担的中高年级数学日记和数学手抄报评比、中高年级阅读竞赛、全校古诗文诵读考查等活动都能按照周工作安排,做到早计划、早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效果较好。另外,我们还配合少先队做好小记者采风活动的稿件修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从拟发通知到稿件的催交修改,以及排版打印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十二月参加常州市中小学“咬文嚼字汉字总动员”比赛,从选拨、到训练资料的收集、学生的训练,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为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赛学生也从中受益匪浅,不但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五、存在问题:
一学期来,尽管做了些,但认真对照职责和上级要求,确实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课题虽不少,级别却较低;论文撰写少,上档次的更不多;活动不少,能解决问题的不多……
六、改进措施:
新的学年即将到来,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上新台阶,初步设想:
1、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工作抓到实处。
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有目标、有任务、有活动、有经费。
3、拓宽信息渠道,与外界加强联系。
4、参加一些专项培训,提高管理和业务能力。
科研部
2014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