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2011年4月27日 --2 8日,武进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综合督导评估组对嘉泽中心小学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期间,评估组听取了钱志林校长作的《目标引领 文化泽润 幸福花开》的督导评估自评报告,并就学校文化建设、教育质量、人才机制、办学理念、办学精神、课题研究等话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探讨,实地察看了校容校貌、设施设备、工地现场、食堂管理,观摩了学生的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班级中队主题活动,访谈了1 5位教职工和1 0位学生,对3 1位教师、4 0位学生和46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查阅了近十位教师的备课笔记和部分学生的作业以及有关班级的班级记载簿,听了1 2位教师的随堂课(其中优秀9节,良好3节),剖析了中年级教研组,核查了相关的台账资料,浏览了学校网站。工作组还就学校自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和评议,并在整个评估过程中,特别关注了几个重点问题:
1、重点关注了学校领导班子对法规文件及新修订的督导评估细则的解读情况,教职工对督评的态度;
2、重点关注了前一轮督导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在四年中的整改和落实情况;
3、重点关注了2008年创建成优质学校后的主动发展及设施设备达到省二类标准后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4、重点关注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课堂教学的状态,学生的课堂规范。
通过上述活动,评估组成员依据《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2009年修订稿),对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办学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汇总。评估组对嘉泽中心小学的总体印象是:党委政府重视学校教育,地方特色泽润校园文化,办学目标彰显学校内涵,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行为,课程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抢抓机遇改善办学条件。
一、基本情况
嘉泽中心小学地处美丽的西太湖之滨,坐落于全国“花木之乡”——嘉泽镇。学校创办于1913年,是武进区建校较早的一所农村小学,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2008年,学校以较高标准通过了常州市优质学校的验收,2010年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办学条件已达省教育现代化二类标准。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08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6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正在建设中)15340平方米,绿化面积(正在改造之中)16 310平方米;在校学生81人,20个教学班,教职工55人。近四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坚持“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传承“泽润”的校训,围绕办学目标,不断丰富内涵,加快办学条件的改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两支队伍,构建德育工作网络体系,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办学质量相对稳定,社会声誉曰益攀升。近四年来,学校获全国“新经典诵读研究实验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百日冬锻先进学校、第五届全国少儿书信常州赛区组织奖、常州市生态园林单位、常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组织奖、武进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区田径比赛前五名,07—09两个学年度获区教育质量三等奖,学校的发展态势是令人满意的。
二、主要成绩
1、理念目标,清晰明确,彰显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领导班子自创建常州市优质学校后,对教育、教学、科研等进行了认真思考,传承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结合目前的教育形势,逐步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提出了“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学校精神,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人”为培养目标,努力实现“学校规范化、教师专业化、学生素质化"的办学目标。学校并以“泽润”为校训,确立了“三风”:“乐创、善创”的校风;“乐教、善教”的教风;“乐学、善学,,的学风。从教师的问卷情况看:教师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风、学风、校风的知晓率达100%,丰富的内涵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内心深处,外显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熏陶和造就出了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也得到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2、立足校本,完善机制,努力加强队伍建设。
(1)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以中青年为主的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管理、教学、科研能力。在日常的管理上突出“有所思、有所求、有所为”的管理理念,在学校中率先垂范、乐于奉献,整体威信高,被评为武进区“团结、廉洁、开拓”优秀班子。
(2)教师队伍注重师德,发展师能。
学校通过博览群书、专家引领、学术沙龙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教师的日常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名师示范、骨干引路、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校际交流、课题研究、青蓝工程等活动平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五级阶梯教师迅速提高。四年中新增常州市教学能手1名,武进区学科带头人4名,武进区骨干教师5名,9位教师在区级以上各类评优课中获奖,21位教师被评为各类先进。
3、注重德育,创新活力,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1)体验成功,激励自信。学校通过开展争当“四好少年”系列活动、中队主题活动、168爱生行动,让学生体验成功、体现自我价值。
(2)规范行为,感受阳光。学校通过抓《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及“十好习惯"的培养,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做得细、抓得实。
(3)弓J领成长,沐浴幸福。学校通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小记者活动、野外拓展训练等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和幸福。
(4)通过开展省级德育课题“挖掘家乡名人资源,培养少先队员爱家乡爱祖国朴素感情的研究”来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学校在“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成果展评中获组织奖,新经典诵读研究实验成果获全国一等奖。
(5)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班主任培训,不断总结和交流,宣传班主任工作经验。同时,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6)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良好。近四年中,有200多人次在省、市、区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获奖人数和成绩逐年提高。
4、规范管理,强化常规,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认真落实省、市、区减负增效规定,重视体卫艺工作,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跳绳、踢毽、长跑等基础性体育锻炼活动,学校田径队在武进区比赛一直名列前茅。认真进行学校舞蹈队、合唱队、书画兴趣小组的训练,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3)积极打造“生本”课堂,做到跨越成人思维,走向儿童文化;跨越学科界限,走向综合教学;跨越课堂界限,走向自然社会。制定了各项教学常规要求,保障“教学六认真”的有效落实。重视并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高效。
(4)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常州市重点课题《开发花木文化资源,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区级课题《花木文化校本教材电子化与应用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加入了新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四年来,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在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越来越多。
(5)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正常,且有质量。有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已开发出两套“花木文化”校本教材。
(6)有较为完整的师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和学校奖励性绩效实施细则等评价制度,并设立了教师个人档案盒和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实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制度,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比较稳定。
5、挖掘资源,发展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品味。
(1)学校通过利用特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挖掘乡土资源,开发“花木文化’’校本教材;依托社会资源,构建校外实践基地;浸润花木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来构建学校花木文化特色。
(2)以活动和项目为载体,努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学校教育的品味。学生在作文、民乐、英语朗诵、国际数棋、红读征文、摄影、手抄报、金钥匙科技竞赛、航空模、航海模、车模、信息奥赛、百日冬锻、田径、棒垒球等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6、抓住契机,争取支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抓住创建常州市优质学校和嘉泽镇区道路改造的契机,对上争取,对下宣传,左右协调,办学条件又一次得到了较大改善。嘉泽镇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舍得投入,足以反映领导的远见卓识。
(1)投入数千万的新食堂、连廊现交付使用,田径场、绿化、景观、文化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
(2)学校图书室实现了人与空M的互动,体现空间的延展性和教育性,是常州市示范图书馆。
(3)近几年中,投资5 0多万元添置了摄影、编辑等设备,建立了“青青校园电视台”,安装了校园音响和“班班通”设备;投资30余万元添置了6 0台教师办公笔记本电脑,学校网站是常州市一级校园网。目前学校各功能室齐全,使用效率高。
(4)学校安全管理、档案管理、资产管理、食堂管理规范,未发生事故。
三、主要问题及建议
1、建议党委、政府加快田径场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尽快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学生大课间活动回归正常。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校本培训方式,多措并举,引导教师不断开拓眼界,提升综合素养,培养一批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全面构建更加完备、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机制,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大力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加深对课程和教学的理解,从而提升课程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和校本课程研发的能力,形成丰富的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2 011年修订稿),嘉泽中心小学本次现场综合督导评估为优秀级。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