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又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落实每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一、紧抓常规教学,立足课堂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品德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主动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播放有关的优秀品社课录像,尽可 能地为 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本学期,校级品德公开课是由 丁锁英 老师和 周文伟 老师承担的,他们分别执教了一年级的品生课《关爱残疾人》和五年级的品社课《南湖游船》。课后,本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收获颇丰。
二、创设民主和谐,合作发展的教研文化氛围
在校本教研中,我校通过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自由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在鼓励教师自觉进行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强调教师之间的磋商、协调、交流和合作。我们倡导的教研文化是“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如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作中心发言,说教材、说学法、说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组的老师出谋划策,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样一个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下,老师形成了一种同伴互助和合作的关系,教师之间这种积极的关系不但有效地保障了教师群体的通力合作和发展,还促进了学校建立起一种开放合作,民主发展的校园教研文化。切实提高了思品教研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校本培训,我校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为了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从教材的复制者成为了教材的创造者,能够灵活多样的设计教学活动和组织教学形式;其次能灵活地运用教材,能根据教材,丰富、发展、延伸活动;能联系学生实际,补充教学内容,设计教材中没有的活动。关注儿童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充实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教学效果更扎实,从而切实地提高了我校的品社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充满信心,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收获成功!
品德教研组
201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