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现将一学期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教师培训
为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教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我校充分发挥校长室、教科室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以读书、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1、博览群书
期初,我校就向每位教师赠送了价值二百元的购书卡,期中、期末分别向教师们赠送了
2、交流研讨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培训计划和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听课活动,外出听课后,我们要求外出的教师认真写一份听课心得或上一节示范课,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
3、专题讲座
继闵小丽、蒋小芬、黄小青、吴春、庄玲英等五位老师评上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我校市区级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本学期,陈建伟、刘红梅、陈嘉莉、朱瑶池、吴和平、
二、课题研究
1、落实常规
本学期学校课题研究能认真落实工作常规,期初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期末撰写工作总结,反思一学期工作得失,同时做好各种资料的归档工作。
2、深入研究
2010年1月,我校常州市级重点课题《开发花木文化资源,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武进区级课题《小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前者于2010年3月获得2009~2010年武进区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电教课题《数字化“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民间课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校本建设研究》在钱志林校长和李建伟老师的努力下顺利开展,颇有成效。通过课题引领,营造了学校的科研氛围,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放大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教科研的工作琐碎而繁杂,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撰写结题报告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几易其稿没有几个星期的辛苦劳作根本就完成不了。
3、推广成果
推广科研成果是教科室的工作职责。教科室本着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的要求,及时发布各类征文信息,送交各级参赛论文。我校选送的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了各级各类论文的竞赛评比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4、教育论坛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论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智慧交流的平台。
三、教育宣传
本学期成立了学校教育通讯组,我深知教育宣传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学习来加强自身的新闻采写功底和新闻摄影能力,另一方面调动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使学校的宣传工作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上传的每一篇报道都要经过反复审核,有时来回要跑几次,辛苦繁琐自不待说。为了增加新闻的时效性,我常常在其他人吃饭或睡觉时还在编辑组稿。有时为了推敲一个词语、一句话而苦思冥想、夜不能寐,大量的图片常常让人看得头昏眼花。本学期共向武进教育网发送教育新闻十余条,嘉小网站二十余条,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
四、存在问题
1、由于教科室主任自身水平有限,教科研工作成效不显著,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对教师课题研究指导不力,课题研究实效性不强,更缺乏长远规划。
2、由于教科室主任缺乏足够的管理艺术和人格魅力,学校教科研氛围不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性不高。
五、今后打算
针对教科研存在的问题,我校今后工作将进一步立足于课堂教学,下学期打算至少申报一个区级课题,将课题的“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教研的“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教研的“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力上。教科室紧密与教导处工作配合,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