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
中年段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域,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牢固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强化课改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扎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程。努力将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充分体会“新课标”四大特点:参与性、互动性、互助性、体验性。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看理论的学习或文章的撰写,更应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中。具体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是体现了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等等。
2、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让书香与教师一路同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学校鼓励教师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杂志,让书香伴随教师一路同行。
3、努力改变教研形式
教研组是广大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成才的摇篮。本学期,全组成员一起讨论教研形式,一致认为,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计划加强教研的多向交流,加大教研的参与面,每次教研活动一人主讲,然后集体讨论,内容可以学习新课标、解读新理念及分析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每次每人都要发言。本学期将继续征集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故事,典型案例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4、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形态,打造语文特色学校,逐步形成我校语文学科特色。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坚持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形式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各年级组确定研究课题,组内形成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要减负增效。
⑴、抓课堂
把着眼点从课外移到课内,着力点放在科学地教和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来,努力在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研组要求做到以下几条:一是准备充分。要在深钻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力求不复杂;备语言,力求少说废话;备学生,力求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备习题,力求将习题中出现的内容融进教学;备拓展,力求在课堂上使信息容量最大最优。二是减少时耗,要求自己提前进教室作好上课准备,课堂合理提高思维密度,保持适当的容量,浓缩教学语言,增强信息输出的有效性,减少讲课的随意性,精简板书。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要求自己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成绩相结合。四是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的合理使用媒体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长度。五是对学生实行超前辅导,即在上新课之前先在课外组织他们预习新课内容,给予学生预习的明确要求,并讲授一些知识,让他们先了解新课内容以打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基础。
⑵、抓作业
一个原则:
尽量不布置简单重复、机械性操作、无思考性的作业。
两个前移:
一把语文练习册前移,用在预习时做。二把补充习题中的部分思考题移到课堂中,渗透进教学环节,当堂完成。
三个加强:一是加强作业设计把关,精心设计作业,努力体现典型性、层次性、综合性、多样性,达到少而精和“以一当十”。分层布置作业并按“必作”和“选作”提出不同要求。二是加强课内外作业的合并。三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订正。
⑶、抓思想
主要抓两方面:学生的情绪和家长的配合
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通过思考得到成功的愉快,从而对学习保持高涨的情绪。多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注意事项:
1、本期全体语文教师备课备在本子上,要求精读课文详案,略读课文简案,不定期抽查。
2、每个年级组利用小组教研时间学习年段目标、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教导处期末就教研活动组织的内容进行检测。
3、每个老师每个月写教学反思一篇。教学案例一篇。
4、大组汇报课。
5、本学期学生活动主要有朗读比赛,在后半期。
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通过中年段教研组计划、制定学科计划、年级组活动计划。
第二周:三年级古诗文测试
四年级古诗文测试
第四周:教师学习活动
第六周:三年级上汇报课
四年级上汇报课
第七周:三年级写字比赛
四年级作文比赛
第八周:教师学习活动
第十一周:期中测试
第十三周:教师学习活动
第十七周:检查作业本
第十八周:检查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