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小学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008—2009年第二学期
学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健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卫生工作要点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健康教育、卫生工作的管理。保证学校室内外环境净化、美化,使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以贯彻“健康第一”理念为切入点,扩大学生视力不良和龋齿群防比例,加强“两课两操”的管理,做好计划免疫登记造册工作,使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控制在省颁标准内。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抓好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上好每一节课,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增长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学生要进一步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防病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通过心理咨询教育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师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攀折花木,不在墙上乱涂乱画;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学校利用晨会、班队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养成教育;指导学生注意日常的体育卫生、劳动卫生、学习卫生;每天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保护视力;做好课间操,开展好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重视卫生宣传,推动健康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并结合少先队活动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推动健康教育。
(二)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1、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班主任教师如实填写学生因病、事缺课记录表,学校学年末进行统计。在冬春季节交替学生易发传染病的时期,卫生保健教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2、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在感冒多发季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为各办公室、教室喷洒醋和消毒水,搞好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传染病和严重疾病要及时督促教师或家长隔离治疗;及时为学生进行一般外伤的处理。
3、配合医院及时做好预防疫苗的接种工作。
(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为此,我们要注重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办公室、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做到整洁美观。
3、搞好食堂、小店卫生。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做到物品摆放整齐,符合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