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小学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执笔:周琴妹)
开学至今,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握机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全组教师共同努力,较为满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课改研究,扎实把好课堂教学关。
1、存同求异,优化备课环节。
本学期,我组教师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独立备课,撰写教案。具体做到:①时间落实,我组教师能坚持做到超前备课。②形式朴实,备课做到“点”“面”结合,“点”的活动即为个人钻研教材,独立备课形成教案”。“面”的活动即为利用一切时机,找平行班老师讨论,修改调整教案。③成果切实,每位教师执教前都能结合本班学生及自身实际进行“存同求异”的修改,执教后针对课堂产生的问题,人人能撰写出比较有质量的教后感及教学反思。
2、立足课堂,改进上课方式。
一开学,我组教师就能结合新课程理念,积极研究课堂教学。一篇课文两课时,分别由两位教师在同一班级执教,此活动在我组开展得有声有色,组内周琴妹和高斐两位教师,分别上了《卧薪尝胆》的第一、二课时。组内教师听课、评课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3、关注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
我组教师,密切结合学校教科研活动,以“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专题。刘红梅老师还承担了公开研究课的教学活动。其他教师都能围绕主题,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开展日常研究,每月写好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文章,上传学校网站。
二、注重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能力。
1、注重写字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养成好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合乎规范的字,我组把第十四周定为“写字教学研讨周”,主要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分析,使学生们知道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中年级各班还组织了整班钢笔字比赛,三年级比赛结果依次是三(2)班、三(1)班、三(3)班;四年级比赛结果是四(3)班、四(2)班、四(1)班、四(4)班。班班布置版面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这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2、开展朗读竞赛。
在阅读教学中,抓好学生的朗读十分重要,它既是落实语文基本功的重要环节,也是为进一步同文本对话打下基础。因此,在第九周的“朗读教学研讨周上”,我们七个班级积极搞了朗读比赛,开展了班级评比,对朗读水平相对薄弱的班级,请骨干教师利用早读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朗读指导,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平衡发展。在学校组织的三、四年级整班朗读比赛中,三(2)班、四(3)班分获年级组第一名。
3、加强课外阅读。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提倡学生阅读、研究名著,每学期完成一部名著的学习。指导学生每天中午阅读,要求四年级学生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对学生所写的读书笔记进行展览、评比等。我校近年来以古诗文诵读作为办学特色之一,要求每位学生每一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成语,并在学期末进行书面考查。本学期还将十二月份定为“经典诗文诵读节”。我们中年级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古诗文书法比赛、诗文读后感、文化名人故事比赛、古诗文配画、古诗成语积累考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更让每一个学生在读诗诵诗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一着不松,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我组教师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平时从点滴入手,认真做好常规工作。
1、研究课堂教学。
平时同一年级组的三、四位教师,经常就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切磋教法,互学互促,经验共享。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
2、研究阶段质量。
组内教师统一思想、统一进度,分工协作,优化辅导过程,精化作业布置,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过关练习,针对学生实际,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于“学困生”一步不松,及时补习。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教师做到了及时、准确、细致,真正做到了堂堂清、课课了,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3、重教育实践和反思。
我组教师每月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随笔1篇、实验课教案1份,并按规定上传、上交、参评;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我组教师能定期学习教学刊物,分析教学问题,以寻找新策略,应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取得新进展。每月还能做好不少于1000字的“理论导航”学习笔记,并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