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社会公德教育、人格美德教育为主旋律,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基点,以校园常规管理为抓手,认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创造性的开展德育活动。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全员参与。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一学期以来,我校不仅利用教师会议或网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和《义务教育法》,并且还要求教师们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道道教育,如在本学期的思品教研活动中,我校的殷文静、高斐两位老师承担了本次教研活动动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开展得很成功,获得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且殷老师在本次活动后攒写的思品论文还获得了常州市二等奖。
2、积极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我校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开展了一次专题培训,认真学习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并观看了由任小艾主讲的专题讲座的实况。通过学习,班主任老师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熏陶,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了“爱生案例”、德育论文的评比,其中,汤玉清、刘亚莲两位班主任攒写的案例还被收入汇编。
二、以常规管理为抓手,努力开展养成教育
1、坚持开展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以往我校的国旗下讲话都是由三位校长轮流讲,我校大队部考虑到这种安排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在本学期对此作了一定的改革,将国旗下的讲话人员作了扩充,不但有行政领导,而且还将上学年评到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的教师们也都吸收进来了。由于人员、周次安排到位,准备时间充分,内容都比较有教育性、针对性。
2、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少先队设立了文明行为监督岗,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校队员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大队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健全大队部机构,认真做好新队员的入队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少先队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
3、为强化学生日常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校大队部将每周二定为常规教育日,中队利用的晨会课对队员们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学习与教育。
4、能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吸纳新广播员,有效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5、精心布置宣传阵地,橱窗、班报等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另外能规范班室布置,队角、花木角、图书角等,较好地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
6 、开展安全和法制常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7、积极做好迎接区绿色学校、依法治校、市示范图书馆的验收准备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感召力,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8、积极开展小记者活动,并踊跃向报社投稿。自我校小记者站成立以来,已有17篇文章被录用。
三、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契机,提高德育效
为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我校积极开展校内、校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
首先,我校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花乡的孩子看北京”的小记者活动,在蒋校长的带领下,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第二,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珍爱生命科普教育活动”大型图片展。
第三,大队部针现在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的现象开展了一次“内务整理”比赛,活动中,小队员们穿衣叠被、穿针引线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全体队员和部分学生家长,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深刻,更有意义。
第四,在十一月份,我校成功开展了“以我为荣 、为我喝彩”的校园主持人大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五,结合我校传统,继续开展了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主题的读书系列活动,从而为营造书香校园,增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主要有一~六年级“成语故事”比赛,以及评选校园“小小读书迷”活动。
第六、为活跃教工身心,我校利用新食堂的落成启用,成功开展了以“温馨的一家”为主题的教工家属联谊活动。
除以上活动之外,我校还结合每月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主要有:9月份我校围绕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紧扣“弘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各班出一期专题板报、举行了校级“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的故事比赛、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案例的征集活动。10月份,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爱我嘉小、爱我公物”的宣传活动,除了召开部分学生会议、还为此出了一期专题板报,并进行了全校国旗下讲话等等。
另外,每月的中队主题观摩活动也是精彩纷呈。主题有:“感恩与爱同行”,“知荣辱、讲诚信”,“我与奥运2008”,“新世纪我能行”等。可以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
四、社会、学校、家庭联手,形成德育合力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商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央8号文件明确的提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我们一方面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每年一次家长会,请家长走进课堂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聘请了校外监督员,分期分批给家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
另一方面,我校也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坚实的教育阵地以及充实的德育活动基地让学生在分类分层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感染,锻炼能力,健康成长。我校通过多方努力,创建了多个德育实践基地,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主要有我校与常宁高速滆湖大桥工程监理组共同创建的德育实践基地,红月亮农家水庄,紫薇园等,上学期带我校分批组织了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去参观。在开展路桥共建活动中,我们不仅组织了全体师生参观,还组织小记者进行了专访,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尊重普通劳动者;同时我们仍保持传统的特色教育——“花木文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中队、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教育。
以上是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简单回顾,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