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执笔:周琴妹)
时间流逝,一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组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组语文教师以开展教研工作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立足岗位,团结协作,认真学习,积极实践,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具体总结如下: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1、本学期理论学习以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们认真学习了学校统一赠送的华师大郑金洲教授的著作《教育碎思》,以及有关语文教学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理论专著与报刊杂志,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课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努力提高理论学习实效,并做好每月1000字的“理论导航”的摘记。
2、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教师的学术沙龙活动。
二、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每位教师均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各项教学常规落实到位,从而提高教研组教师整体的语文教学业务水平。
1、备课:每一节课都制订明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每节课都达成目标,完成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上课:努力营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3、作业:按时按量完成各种作业,精心设计家庭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性和个性化,每周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在学校期中、期末工作检查中,我们中年级的各班学生的作业大多数字迹清楚,教师批改认真。
4、辅导:各班教师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工作,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补习,同时也对优秀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辅导,保证优秀率、及格率的全面提高。
三、不断总结反思,提高业务水平。
1、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本学期陈嘉莉老师围绕花木研究课题,上了《槐乡五月》一课,效果较好。
2、每位教师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在备课本上及时写教后感,将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新的教学设想等及时记下来,通过问题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智慧。
3、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论文,积极向教育报刊杂志社投稿,争取发表、获奖;学生吴星仪、刘靓怡两位同学写的作文《看菊花》、《话樱花》分别刊登在《少年日报》、《读写直通车》,争取在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四、狠抓学生素养,提高学习效益。
1、继续加强学生学习常规教育。针对我们中年级学生刚开始钢笔字和作文起步的特点,采用家校合作、重点个别辅导等方法加强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硬笔字”书法比赛,冯嫣瑜、许晨怡两位同学获银奖;施鑫宇、陈传娜、邓露露、邓丽娜、陈盺舒、张栋磊、王晔铭、徐惠娟、戴越贤、李蔓婷、张婷获铜奖。
2、平时充分发挥班级古诗、成语专栏的作用,完成各年级的古诗背诵量,在校古诗背诵考查中,四(3)、三(1)、三(2)获年级前茅。
在这个教研组,我们学会了与同事之间的和谐交往,学会了及时深入的教学研究,学会了彼此之间的取长补短,学会了真正的团结协作,学会了共同分担艰难困苦,学会了合作中的共同提升,更学会了彼此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