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镇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花木的生产和经营不仅是嘉泽人民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改变了嘉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嘉泽大地的面貌。在实施新课程,创建学校教育特色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充分认识到源于花木经济的花木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几年来,我校充分发掘“花木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了“花木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摸索,我校确定了“花木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的总目标——构建并实施以“花木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并实施以“花木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使“花木文化”对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社会等学科进行科学的、系列的、有机的渗透,开展以“花木文化”为主旋律的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村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增强学生爱家乡、爱劳动、爱农村、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花木繁殖、种植、管理的技能,努力把嘉泽中心小学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学校。
围绕以上创建总目标,我校成立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课程开发小组,花木基地指导小组,并分三个阶段制订了阶段性工作目标,分步推进,逐步完善、提高。近两年来,在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近两年来我校特色学校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以“花木文化”为主线,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学校在课程中的地位,由原来单一的执行者,弯为既是执行者,又是开发者。而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既适合本校实际,又符合标准的课程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本次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我校全体教师通过认识学习新课程理论,充分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我校通过分析、思考,认为“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完全能够成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因此我们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编写“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近两年来,我校以“花木文化”为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校本课程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流连于农民的田间花圃里,陶醉在校园的绿树红花间,在实验基地学习扦插、嫁接,在网上查阅花木资料,向父母调查花木生产、经营,学习花农种植花卉的经验,用笔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灵活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亲近自然,使得我校的校本课和综合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之一。通过这些课,学生熟悉了许多种花木品种,了解了花木种植的许多知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品质,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花木繁殖的基本技能——嫁接和扦插。
二、“花木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生活是知识的活水源头,能把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因为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信心,增添学习动力。生活在“花木之乡”的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拓展“花木”知识面,解决“花木”问题,自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同时也会对学科知识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花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美术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梳理“花木文化”与有关学科的内在联系,整合“花木文化”与学科知识,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从二000年起,我校就组织了本校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的精兵强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花木文化”与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语文老师搜集了大量吟诵花草树木的诗文,根据难易指导学生欣赏,带领学生观赏花草树木,把见闻说出来,写出来。数学教师在花木生产营销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编成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效益观念。美术老师指导学生制作各种叶贴画、叶脉书签等,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社会教师让学生走访父母、邻居、亲友,了解嘉泽农村种植花木之后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更加热爱家乡了。
四、开展以“花木文化”为特色的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
“花木文化”不但与学科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挖掘“花木文化”的教育价值,使“花木文化”成为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抓手。学生参观了风景如画的花木公司,使学生觉得嘉泽的农民了不起,我们的家乡真可爱。学生调查了花木种植、销售情况,在对比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学生观赏了校园花木后更加激发了他们热爱母校的感情。学生通过花木基地的劳动更加知道父母的辛劳,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花木是美的,美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我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活动,“花木”成为重要内容。在活动中,学校树叶贴画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精致的叶脉书签是学生们用细心、耐心、精心浇灌的美丽花朵。学生们别出心匠的树叶时装模特儿大赛,更使人惊叹儿童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营造校园“花木文化”氛围,促进师生素质提高。
我们学校是一所老校扩建学校,在学校扩建过程中,我校注重营造浓郁的“花木文化”氛围。首先我们尽可能地扩大花木种植面积,走进学校桃红柳绿,芳草茵茵,令人心旷神怡。其次尽可能增加校园花木品种,并给每一种花木挂牌,让学生走在校园中就像走进植物园。第三绿化设计蕴含教育意义。例如,教学楼前我们用花木设计了这样的图案,象征着靠知识,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又如教学楼后车花园以种植桃树为主,体现“桃李芳香”的主旨,在操场边设计了“五环”图案。
近二年来,我校以开展“花木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为抓手,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首先是教师的观念更新了。为了使创建工作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要求,我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邀请专家作讲座,使每一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新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其次是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学校的主动发展,特色发展必须依赖于学校有一批教师的主动发展,特色发展。我校确定了创建“花木文化”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后,增加了教师主动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激发了教师的活力,一大批教师也随着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深化而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花木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使学生德育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使学科教学更加充满活力。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最大的弊端就是空洞说教,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实效性。而我校开展的以“花木文化”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乐以接受,效果显著。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学科教学中,我校教师通过“花木文化”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二年来,我校围绕创建“花木文化”特色学校的目标,努力探索,不断完善,在教育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校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在去年11月初的督导评估中受到局领导的赞赏,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争创“花木文化”特色学校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努力把嘉泽中心小学办成一所有特色的优秀学校。
二00五年三月







账号登录